二、宏觀經濟分析
1. 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呈現出V形走勢
中國全年經濟增長實現“保八”已無懸念。全球最大手筆的信貸投放,投資飆升以及消費穩增,刺激經濟實現了環比快速回升。按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態勢,下半年增長可望達到更高的增速。按照中金公司預計,三四季度的GDP可達8.7%和9.9%。雖然從宏觀經濟指標來看,中國經濟復蘇態勢明顯,但目前并未形成可持續良性發展的增長點。可持續良性的發展必須得到需求大幅提升配合,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對GDP貢獻達88.6%,直接拉動GDP增長6.2%,投資出現過熱現象。出口的回暖取決于外需,美國政府、美聯儲等均表態美國消費需求不會很快復蘇,出口的快速復蘇也不現實。房地產是未來一到兩年內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房地產行業迎來新一輪熱潮,泡沫有目共睹。政府在外需未見起色,內部民間消費未實際啟動之前還要靠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2.全球經濟已現曙光
美國和歐盟等國經濟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最黑暗的時期已經過去,部分國家如美國已經出現積極的復蘇跡象。全球經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復蘇萌芽并經過底部進一步夯實后,明年將進入比較明顯的復蘇階段,但持續上升的失業率可能會增加復蘇道路的曲折。
從美國房貸危機,次級債危機、金融機構去杠桿化,一直到實體經濟受到重創,美國經歷了自大蕭條以來最長時間的經濟衰退,但09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跡象和證據表明,美國這艘經濟巨輪已經駛出漩渦中心。通過對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與聯邦基金利率的息差、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等先行指標的研究,美國經濟已進入底部復蘇階段。
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一般領先經濟復蘇3個月,該指數在09年1月份出現探底回升走勢,顯示美國經濟已經在2季度出現探底。
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與聯邦基金利率的息差通常領先經濟4-8個季度,該指標在08年初再次進入正值,并呈上升趨勢。該指標預示美國經濟將在09年間復蘇。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一般領先經濟3個月,近期最低值出現在08年11月份。考慮到該指數在09年2月份出現反復,保守預計,美國經濟已經在2季度開始回升。
歐元區的運行步伐滯后于美國。現在,歐元區衰退已明顯減弱,二季度GDP相比一季度已經明顯縮減。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德法第二季度GDP已經為正。但其回暖時間滯后于美國,力度弱于美國,其原因一是歐元區對全球貿易依賴度大于美國;二是歐元區銀行對于經濟支撐低于美國。
3.不確定因素仍存
雖然全球經濟下行的風險已經減弱,但這種風險仍然存在,不應忽視。各主要發達國家失業率繼續攀升,美國、日本、德國等主要工業大國的產能利用率還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或繼續創歷史新低,美國消費者貸款、銀行業信用卡債務等違約率升至紀錄新高,美國8月份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3月以來新低,這些都預示著全球經濟走出本輪嚴重衰退的復蘇之路將不會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