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開展的“吉林驕傲”人物評選結果日前在長春揭曉,清華大學兩位老學長唐敖慶和王大珩榮獲“吉林驕傲”人物稱號。
唐敖慶(1915-2008),漢族,江蘇省宜興縣人,中共黨員。著名化學家、卓越的教育家,享譽國際的具有特色的中國理論化學派的創建人及主要代表者。唐敖慶1940年畢業于西南聯大化學系,194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52年調任吉林大學教授,參加領導吉林大學化學系創建工作;1978年至1986年任吉林大學校長;1986年2月主持組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任主任。上世紀60年代初,唐敖慶以化學鍵理論的重要分支——配位場理論這一科學前沿課題研究,創造性地發展完善了配位場理論及其研究方法。此項成果被1966年北京國際暑期物理討論會評為十項優秀成果之一,并于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他與江元生共同著手分子軌道圖形理論的系統研究,不論就計算還是對有關實驗現象的解釋,均表達為概括性高、含義直觀、簡便易行的分子圖形的推理形式;1987年,該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王大珩,1915年生,漢族,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著名應用光學家,我國光學界公認的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王大珩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51年受邀籌建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前身),他被任命為代理館長、所長。在他的主持領導下,該所發展成為我國應用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研制的重要科研開發基地,被譽為“中國光學的搖籃”。他同時也是一位戰略科學家,參與提出了“863計劃”、激光核聚變研究與裝置研制,以及重視工程技術的整體作用等建議,對國家科技決策產生了深遠影響。
“吉林驕傲”人物評選活動,是由吉林省委宣傳部、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廣電局、省政府新聞辦、省軍區政治部等部門主辦,吉林日報、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電視臺、中國吉林網等省直主要新聞媒體協辦。評選出的60位“吉林驕傲”人物,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全省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以及在域外工作的吉林省籍知名人士的代表,他們是公民的榜樣、時代的先鋒、吉林的驕傲,也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最直接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