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輪胎行業積極應對,將損失降至最低。退一步講,即使美國政府不改變此前決議,中國輪胎行業也會渡過難關。中國橡膠協會正積極建議輪胎出口退稅從9%提高至13%—15%;歷時半年之久的特保案也讓輪胎企業大部分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調整產品結構,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拓展其他海外銷售渠道。例如華南輪胎從4月份開始就一直著力于開拓美國以外市場以及國內市場,截至目前,在歐洲、東南亞、非洲和澳大利亞等市場上半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0%至30%,而上半年國內市場銷售也增長了50%。同時美國征收的“高稅率”大部分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例如華南輪胎的在美經銷商已經提價35%,而大部分美國經銷商已經決定從9月15日起宣布集體提價15%,美國輪胎市場可能很快就會由供過于求變成供不應求,進而帶動日本、中國輪胎廠家提價,由懲罰性關稅帶來的恐怕是輪胎廠家賺錢、美國消費者買單的結局了。
而隨著特保陰影逐漸退去,市場再度將目光轉移至需求和宏觀經濟:
(1)供需面緊俏成為橡膠中長期價格向好的根基。隨著印尼進入齋節,工廠停工更是加劇了主產區供不應求的現狀,海內外現貨價格從周二開始回升;需求方面,美國減少進口我國輪胎的部分會被其他產地的輪胎代替,而且為了減少輪胎企業損失,預計我國政府會繼續執行甚至加大汽車行業消費刺激計劃來減輕輪胎行業負擔,同時歐美、日韓乃至全球的汽車銷量都在穩步回升,供需偏緊格局持續且短期內不會改變。
(2)宏觀經濟向好凸顯橡膠價格上漲契機。8月出爐的各國經濟數據偏好,國內外股市紛紛走高,尤其是美國三大股指創出年內新高,美元持續走低,大宗商品價格非常堅挺,營造了一個較好的金融環境,成為橡膠上漲的契機。
從主力合約1001的k線圖看,價格一直運行在上漲支撐線上,特保案結果出乎意料,滬膠才暫時跌破支撐線,但價格回歸較快,17000— 19000點是比較有操作性的震蕩區間。但是滬膠市場經過重大利空,損傷在所難免,后期走勢可能出現震蕩反復,不建議重倉持有長線單子。近日又有傳聞國儲局將以18000元/噸的價格收儲橡膠10萬噸,如消息屬實,市場馬上就會強勢拉升,后期應對此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