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對化工行業沖擊很大,下游行業需求銳減,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日前在出席2009江蘇發展國際咨詢會議接受記者采訪時,巴斯夫執行董事會成員薄睦樂坦言化工行業目前遭遇的困境。但他也表示:“機遇就在危機中。只要立足高端,擁有強大技術支持和相應的應用與一體化建設,后危機時代化工行業的前景一定會很美好。”
這位巴斯夫執行董事會高層人士指出,追求更加節能的工藝和產品,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完美結合了高效生產工藝、技術創新和產業集聚的化工業,仍然是節能產品的主要供應者。因此,巴斯夫積極參與節能產品的推廣、生產和開發。余熱發電,用熱塑件替換汽車的金屬零部件,用聚氨酯泡沫作為房屋保溫材料,都將是經濟增長新的驅動力。
做化工,環保最重要。薄睦樂認為,應該加快削減低效率的小化工產能,改善生產裝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但他也表示,通常而言,化工是個高污染、高能耗行業。但換個角度看,化工行業在節能減排、實施可持續發展上有很多文章可做。在這方面,巴斯夫的做法可概括為三個字:“一體化”。
據薄睦樂介紹,巴斯夫的“一體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將整個產品鏈的各個生產廠集中在一起的集群模式。各個生產裝置相互之間以許多管道連在一起。通過這樣的聯網,充分利用每個流程中產生的許多副產品,使巴斯夫能從每個化工反應中榨取到最后一滴利潤。這種模式也有助于大幅降低能耗。通過聯網化的能源供應,化工生產流程中產生的余熱能夠立即轉化為水蒸汽并進入巴斯夫的蒸汽管道網,作為其他生產車間所使用的能源,從而將整個裝置中釋放能量的環節和消耗能量的環節相對接,實現了能耗的平衡。集群化生產也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而通過共用消防設施、救急醫療服務、飯堂和污水處理設施等,又可節省大量費用。巴斯夫的戰略目標之一就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這種一體化模式。目前,它在全球共有6個類似的一體化廠群,其中包括在南京的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
揚巴公司由巴斯夫和中國石化以50:50的股比共同出資設立,是我國最大的中外合資石化項目之一。第一階段工程總投資29億美元,2005年6月投入商業運營,運營以來狀況良好。今年上半年,第二階段工程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雙方將各出資7億美元用于揚巴公司的這一擴建項目。根據協議,擴建主要是擴大現有的蒸汽裂解裝置產能,新建10套化學品裝置及擴建3套現有裝置,擴建項目將從2011年開始營運。新擴建項目將采用先進技術為國內市場生產下游特種化學品,這些化學品將主要服務于建筑、電子、制藥、汽車及化學品制造業等多個領域。
被聘為新一屆江蘇省經濟(科技)顧問的薄睦樂向記者表示:“在國際金融危機下,實施這樣一個增資擴建計劃,表明巴斯夫要把江蘇、把南京建設成為重要生產基地的決心。”他深信,總有那么一天,揚子巴斯夫會迎來三期擴建甚至更大規模投資計劃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