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與出口下滑 石化產品價格難有起色
2009-9-22 來源:西南期貨
關鍵詞:煤化工 LLDPE PVC
與早期大多數項目規模較小不同,隨著相關部門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國內一些大的能源企業紛紛進入煤化工市場,以煤制甲醇為例,目前多數裝置仍處在施工建設階段,未能形成實際產能。近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煤化工二期工程正式奠基啟動,計劃年產200萬噸焦炭、20萬噸甲醇,總投資額31.75億元。這已是當地今年第9個開工的煤化工項目。
除了煤制甲醇外,煤制烯烴產能也在不斷擴張中。到2010年底,我國煤制烯烴產能將達到170萬噸。其中神華包頭、大唐多倫和神華寧煤的煤制烯烴項目預計將于2009和2010年相繼建成投產。
受制于下游市場需求持續萎縮,無論是煤制焦炭還是甲醇、電石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均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程度。
如何在上大的煤化工裝置的同時,對下游產業鏈有所突破已經引起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這將有利于避免單純擴大產能引發的產能過剩問題,《石化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到的“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或許為過剩的產能提出了一條出路。
2009下半年我國煤化工行業將繼續受到下游需求較弱和進口產品沖擊的考驗,企業的利潤空間和開工率將取決于整體經濟形勢。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世界石化行業整體陷入低迷期,下游產業對石化原材料需求量不斷萎縮,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煤化工地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凸顯出來,主要體現為結構性過剩和階段性過剩。“只要能夠適當調整產業規模,淘汰落后產能,當世界整體經濟形勢出現向好勢頭時,對于中國這個煤炭資源大國,未來發展煤化工的空間還是存在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