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戰略轉向新興戰略性產業
2009-9-2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新興戰略 新醫藥 核心技術 科技創新
“新興戰略性產業概念的提出,標志著國家能源戰略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實質,在于能源政策的選擇。對于利用什么樣的能源,如何利用能源,利用多少能源政策的全新闡述。”9月23日,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分析。
之前的21日、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連續召開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經濟、科技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其討論范圍包括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等方面。
溫家寶表示,新興戰略性產業要真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就會受制于人;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特征;要充分利用現有和潛在的優勢,促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促進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結合。選擇新興戰略性產業,要兼顧一、二、三產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規劃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發展規模和建設時序,在最有基礎、最優條件的領域率先突破。
在座談會上,溫家寶著重強調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他表示,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挑戰,我們完全有能力在若干關系長遠發展的領域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使國民經濟和企業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林伯強認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的提出,是對之前的發展階段性方向的一個修整。在有關部門提出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產業之后,政策發生了向投資導向的偏轉。為了盡快看到實質性的結果,很多地方政府都開始大力引進投資,上生產線,發展制造業,而忽略了科技創新的發展。而其結果,就是在上一輪的發展熱潮中,新能源產業出現了重復建設的傾向,但是技術創新的發展卻相對滯后。
為了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溫家寶提出,要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來選擇和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著眼于提高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著眼于引發技術和產業變革。為此,必須做好戰略決策儲備、科技創新儲備、領軍人才儲備、產業化儲備。這四項儲備決定未來。
林伯強認為,在這四項儲備中,科技創新的儲備和領軍人才的儲備是靈魂所在。由于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都需要一定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效果的,因此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導。
而戰略決策儲備,即系統性的理清相關的戰略決策,是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必須的支持。在科技創新的成果產生之后,還要將其盡快應用到相關產業中去,形成產業化的規模,即為產業化儲備。
溫家寶表示,要把座談會中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體現到政策制定中去。對于條件已經成熟的,要立即著手推進,而有些要作為明年的工作重點或列入長遠規劃。
林伯強認為,新興戰略性產業政策能否落到實處,其核心還在于是否有相關的資金投入。因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科技創新導向,決定了這是在中長期發展階段中才可以完成的任務,這就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沒有前期的開發投入,科技創新很難落到實處。”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