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產品,在多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市場巨大的發展中國家,鈦白粉產業的興衰成敗一直牽動著業界的神經。在國內,自產的高檔次鈦白產品嚴重緊缺,我們的高端鈦白市場盡處充斥著外來商品早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自產的高端鈦白品牌為何長期疲軟呢?我國高端鈦白市場被肆意瓜分的慘劇又該如何收場呢?筆者將在本文中淺析國產高檔鈦白粉的“前生來世”以及國內高端鈦白市場主導權的最終歸宿。
國產高檔鈦白產品嚴重欠缺
長期以來,國內的絕大多數鈦白產品因質量、性能等原因而擁擠在低端市場,中高端市場很少涉入,這種現狀讓業界人士擔憂,同時也給他們一個誤解,那就是國內沒有高端產品。這種認識就顯得有些偏頗。其實,早在一年前,攀鋼集團重慶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攀渝鈦業)生產的金紅石鈦白粉R-298產品,經國內權威質量檢驗機構檢測,其質量指標和應用性能均達到進口中檔鈦白粉的水平。隨后,該產品的質量隨著科技攻關的突破而逐步提升,市場推廣工作也得以全面展開。R-298是攀渝鈦業進行產品升級攻關,開發生產的新一代通用型金紅石鈦白粉。該產品采用了先進的色相、粒徑控制技術和氧化鋯、氧化鋁無機包膜工藝,具有易分散、白度好、亮度高、遮蓋力強、高耐候性等特性,適用于涂料、油墨等領域,也可用于塑料著色。此產品一經問世,就打入了國內中高端市場,給其他準備開發高端鈦白產品的生產商鼓了一口氣。此外,四川龍蟒和江西添光等鈦白公司目前也在致力于金紅石型高端鈦白產品的開發,且規模日漸擴大,不過從整體來看,能跨過高端門檻的鈦白生產企業還是寥寥無幾。
近年來,我國鈦白粉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但由于技術和設備跟不上趟,生產不夠規范,盲目擴大產能,鈦白產量是大幅度攀升了,但是高端產品卻依然嚴重欠缺。這些年,我國鈦白粉行業低水平盲目擴大產能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嚴重隱患,大量低端產品充斥市場導致企業相互間的價格打壓,企業在損失利潤的同時在國際市場上遭受頻繁的反傾銷調查。韓國于2006年7月起對我國生產的鈦白粉實施為期3年的反傾銷關稅,原因是我國在向韓出口鈦白粉有傾銷行為,使其本國相關企業遭受損失;2008年7月份,我國鈦白粉遭印度反傾銷調查……我們鈦白產品在國內低端市場嚴重過剩,本想到國外低端市場消化庫存,但還是遭遇障礙。我國在大量出口鈦白粉的同時,高端產品卻大量依賴進口,國內高端市場很少見到國產鈦白品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