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壓力逼迫 紡織印染企業遇“發展瓶頸”
2009-9-29 來源:嘉興日報
關鍵詞:印染 開工不足 發展 高耗能
高耗能下的低效益之惑
在王江涇、洪合等鎮,印染企業幾乎是一家挨著一家。采訪中不難發現,因為行業的特殊性,越是規模小的、傳統型的,越是電、水、氣的耗能大戶。一家年產值不足2000萬元的印染企業,平均一年用于水、電、氣的支出高達300萬元至400萬元。一企業負責人說:“這塊支出是我們印染企業非常大的一項支出。”
來自秀洲區經貿局的調查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秀洲區36家規上印染企業排污692.9萬噸,占全區排污總量的84.6%;能耗16.68萬噸標煤,占全區總能耗的33.1%;1至7月耗電占全區規上企業用電量的13.6%。
高耗能下產出的卻是低效益。區經貿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去年規上印染企業畝均稅金7.08萬元,今年上半年畝均稅金僅為2.38萬元,畝均利潤僅為0.68萬元。
發展之路向左向右?
面對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和節能減排壓力的劇增,部分印染企業虧損較大,技術人才流失嚴重,加上設備老化,經營已難以為繼。去年,秀洲區36家規上印染企業虧損總額達1200多萬元,虧損面達到32.4%。
如何走出困境?唯有調整結構,轉型提升。記者了解到,當部分印染企業一味指望經濟復蘇后企業會有所好轉時,一些印染企業負責人早已提前行動,化危為機。嘉興市新永聯紡織整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總經理何正告訴記者,該公司已著手進行結構調整,引進技術,提高印花的比例。“目前廠房設計基本完成,新項目明年上半年將正式投產,屆時企業年產值將增加6成左右。”何正說。采訪中,不少印染企業經營者還產生了兼并重組或轉產的想法,他們迫切需要政府的鼓勵與政策引導。
“從未來幾年我國印染行業發展的總趨勢來看,將會向生態、時尚、舒適、健康和節能環保型、資源循環利用型的方向發展,為此,實現印染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秀洲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后危機時代即將來臨,秀洲印染行業應以行業整合為突破口,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產業政策為導向,加快向規模化、高端化和生態化轉型升級。即將出臺的《秀洲區印染行業退出機制實施辦法》,將出臺一系列鼓勵并購重組、企業轉產等政策,引導企業加快轉型提升。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