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張抗對所謂“石油枯竭”或“峰值”說并不認同。在國內外,也有許多業內人士持有相同或相近的觀點。
“現在資料說明,常規石油資源還有將近一半沒有開發利用;另一方面非常規的石油資源、油氣資源,還有相當的數量;同時還有遠期的,碳氫水合物這樣的碳氫化合物等,儲藏量還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從地質條件上來看,還不能說已經到峰值或不能增產了!敝艽蟮乇硎。
早在2006年9月,沙特阿拉伯國有企業、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高管曾發表演講稱,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而言,全世界還有100多年的充足原油儲量。
這位高管在OPEC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也曾表示,全世界只開采了1萬億桶原油,約占地球5.7萬億桶總可開采原油儲量的18%!斑@一事實本身就令石油產量即將達到峰頂的理論站不住腳,大家不必對未來石油供給問題憂心忡忡!币阅壳暗拈_采速度來看,剩下的4.5萬億桶原油儲量應該能持續供應140年。
此外,不少反對“峰值論”的人士堅持認為,世界石油資源是豐富的,北極、深海和油砂都存在人類可以利用的大量石油資源,石油相關技術的進步會打破所謂“峰值”的預言。
美國地質調查局也樂觀地認為,世界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量為33450億桶,剩余石油儲量足以輕松滿足2020年前的需求。
?松-美孚石油公司的高級主管馬克·諾蘭日前援引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說,全球常規可開采原油超過3萬億桶,對重油等非常規石油的開采可使全球可開采原油量增至4萬億桶,而全球目前僅開采了1萬億桶原油,因此“石油末日”還很遙遠。
操縱石油價格的“噱頭”?
有分析人士認為,小布什政府上臺后,為了推動石油價格、增加國際市場對美元的需求以及更加牢固美元的主導地位,美國繼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后,又重新拋出了美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的“石油峰值理論”。
在2002年7月的石油儲備討論會上,愛爾蘭地質學家坎貝爾指出,全球石油供給最早將于2010年達到巔峰,然后開始走下坡路。隨后美國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顧問、美國能源投資銀行家馬修·R·西蒙斯在2003年的石油峰會上指出,由于石油峰值將臨,其后果將是毀滅性的,因為世界還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
顯然,這些輿論為日后石油價格的飆升找到了“由頭”。
與過去的“石油峰值理論”截然相反的是,美國去年又拋出了美國政府科學家的北極資源政府評估,表示北極地區擁有900億桶的未探明石油儲量,“占全球未探明可采油氣資源總量的五分之一強,從而確定了其作為石油巨頭最后主戰場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