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萊恩和亨斯邁重組紡織化學品業務
2009-9-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紡織化學品 科萊恩公司 亨斯邁公司
瑞士科萊恩公司和美國亨斯邁公司于2009年8月26日宣布重組紡織化學品業務,以提升全球競爭力和重振恢復增長態勢。
隨著全球經濟衰退和來自亞洲的競爭加劇,這兩家紡織化學品生產商決意進行重組和削減生產成本。
盡管當前市場仍處低迷態勢,但兩家公司對他們的紡織化學品業務仍抱有長期樂觀的前景預測。
鑒于生產商面對能力過剩,而需求又繼續疲軟,為此,當前定價壓力是關鍵的挑戰。
不過,科萊恩公司表示,通過業務合理化和改進生產基地網絡,紡織化學品產業仍可通過進一步提高效率來增效,從而推動發展。另外,應該看到,紡織化學品產業市場正在將從工業化地區如歐盟和美國進一步向亞洲新興市場轉移。
為應對上述挑戰,科萊恩公司已于2009年將其紡織、皮革和造紙化學品業務部分立成三個分部:紡織化學品分部、造紙特種產品分部和皮革服務分部,每一個分部均將獨立運作。
科萊恩公司已于2009年在全球減員2000人,并在其許多生產裝置實施短時工作制,以應對經濟衰退帶來的影響。
亨斯邁公司也在瑞士Basel和Schweizerhalle的紡織品裝置實施了短時工作制,2009年2月使這些生產基地1300人員工減員450人。
科萊恩公司紡織化學品分部為從預處理到染色、印刷和修整的全過程紡織品生產鏈提出了定制解決方案。
科萊恩公司2008年紡織、皮革和造紙化學品業務部銷售額為20.2億瑞士法郎(18.9億美元),紡織品業務占銷售額約一半,紡織品業務銷售額分成五個市場:制衣/服裝占63%、家用紡織品占20%、工程紡織品占12%、地毯占3%、運輸業用織物占2%。
科萊恩公司紡織品銷售額在美國、歐洲和亞洲三大地區大致均衡分布。然而正在向亞洲轉移,預期亞洲在未來將有最大的發展機遇。
另外,亨斯邁公司的紡織化學品生產也在轉向低成本和高增長地區,如亞洲。
據亨斯邁公司預計,亞洲增長潛力高達10%,拉丁美洲為5%。預計歐洲增長率為2%,北美將無增長。
亨斯邁公司紡織品功能業務分部總裁PaulHulme表示,全球染料和化學品年市場估算超過100億美元(70億歐元)。亨斯邁公司2008年銷售額為10億美元,占這一市場份額的14%,為"全球第一"的領先生產商。
為服務于發展中的亞洲市場,亨斯邁公司于2009年3月將紡織品功能業務部從瑞士Basel遷往新加坡。
2009年6月,亨斯邁公司完成對印度紡織品中間體和特種產品生產商Metrochem工業公司Baroda分部的收購。
除了收購Baroda分部在亞洲現有的生產基地(中國青島和番禺,以及泰國Mahachai)外,亨斯邁公司也將亞洲作為亨斯邁紡織品功能業務部的服務中心,以支撐該地區工程紡織品工業的未來發展,并確保該公司在全球的長期競爭性。
2008年,亨斯邁紡織品功能業務部將其全球業務分成二個分部:服裝和家用紡織品分部以及特種紡織品分部。這使亨斯邁公司可根據市場需求,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的全球生產商。
亨斯邁公司也幫助客戶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最大量地提高生產效率。其創新的染料和加工化學品具有高的節水和節能潛力。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