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橡膠行業異常緊張,奧巴馬執政后中美第一起貿易摩擦案的最終結果,將對整個橡膠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產生廣泛影響。
相關上市公司2008年度報告顯示,出口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最大的是S佳通,有70%的產品用于出口,其中出口美國的比重較大,大部分都是中低端產品,一旦特保案通過對企業而言將非常不利的。緊隨其后的風神股份、青島雙星、黔輪胎,比例在18%-35%的區間內。
S佳通表示,佳通輪胎投資有限公司曾去參加談判,但目前還沒得到最終的制裁意見。
“特保案對玲瓏集團乃至中國輪胎行業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玲瓏集團負責人稱,“目前玲瓏集團產品出口占銷售總量比例接近40%,美國市場占出口份額的15%左右,特保案的結果將企業未來發展和戰略走向產生重要影響。”
據輪胎分會對主要44家會員的統計,上半年企業整體產值、產量、出口以及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全部出現下降。而受國家擴大內需鼓勵汽車消費以及原料價格多月維持低位的影響,幾家龍頭輪胎上市企業上半年利潤普增100%-200%。
“特保案的結果如何是輪胎企業下半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北京中期期貨天膠分析師閆進說,“一旦特保案的結果對中國不利,上半年所取得的成果將可能夭折。”
此外,許多分析師也表示,一旦特保案對中國不利,出口企業的產能在短期內只能回流到國內,這將對國內許多輪胎生產企業造成很大沖擊。
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不僅牽動著輪胎企業的神經,上游的橡膠生產企業也密切關注著特保案的最終結果。
“特保案對我們的影響不亞于輪胎生產企業。”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濤雖然在火車途中,卻一直關注著特保案的進程,“除了國儲的5.5萬噸外,我們生產的天膠相當大的部分都供給了輪胎企業,一旦美方對輪胎企業制裁,我們將非常被動。”
自2001年,中國就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橡膠生產國。而由于氣候條件、產業規模等原因,國內橡膠消費80%依賴進口,國內天然橡膠企業無論在價格、產量上,都不具備同外國企業競爭的優勢。
此外,部分相關行業的貿易商、會展商都表現出了對特保案的擔憂。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曾表示,一旦特保案通過,相關行業將有10萬多人受到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