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涂料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起伏動蕩,涂料企業也都經歷了憂與喜的頻繁轉變。經濟危機帶來的寒流讓眾多企業感到岌岌可危,而政策的支持又讓涂料企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加之大家積極開展自救措施、自覺整合行業資源,使得涂料行業在困境中仍然得到了發展。
兩歲交替之際,有必要總結2009年的困難與收獲,展望2010年的希望和機遇。
經濟低迷沖擊涂料市場
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涂料市場,僅次于美國。近年來,我國的涂料總產量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但是,受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2009年,我國涂料市場的增速明顯放緩。盡管如此,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涂料市場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
雖然我國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實體,但是,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2009年涂料行業出現出口下降、外商投資減少、失業率上升等現象,涂料行業走入了困境。其實,經濟危機對我國涂料行業的影響早在2008年9月就開始顯現,海外訂單同比下降了10%%左右。作為主要的出口品種,建筑涂料和木器涂料出口量明顯下降。此外,由于塑料玩具、船舶和機床等產品的出口市場萎縮,相應的涂料品種需求量下降,下降幅度為5%到15%不等。
另外,經濟危機對涂料企業造成的壓力還體現在原料價格上漲方面,從2009年初開始,各原料企業為減輕自身壓力,緩解油價上漲導致的高成本運費,紛紛提高原料價格,這對于困境中的涂料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并購轉型利于企業自救
面對危機,涂料企業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大家紛紛展開自救行動,其中就包括并購轉型。
年初,國內涂料行業傳出一宗震動業內的并購消息。富思特(北京)公司宣布正式收購具有200年歷史的北京紅獅漆業公司。這是我國涂料領域民族品牌之間迄今為止最大的并購。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一并購案格外受到關注。在如此低迷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在外資品牌大舉進攻國內涂料市場的局勢下,富思特的勇氣和魄力引起了業內外的高度關注。大家紛紛表示贊同富思特的此番魄力之舉,因為在危機面前,中國涂料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去參與國際競爭。在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路上,集中內部資源優勢,整合現有品牌和技術,對于打造我們自己叫得響的涂料品牌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