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STRUCTese”帶來顯著變化
開展“拜耳中國碳足跡”檢測以來,拜耳上海基地的節能減排工作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于項目做到全員參與,上至集團高層領導,中至工廠廠長,下至工長和操作員工,都明確自己節能減排的責任、目標和行動方向,并為拜耳節能增效、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作出了貢獻。
上海基地的各工廠普遍反映,“STRUCTese”系統能夠客觀、一致地測量和監視能效,使得能耗偏離最佳條件的原因變得透明,揭示了能量損失的“神秘面紗”。通過從公司層面到工廠層面的目標設定、執行管理,及內部和外部工廠之間基準線的平衡,“拜耳中國碳足跡”項目已初顯成效。
變化體現在三個方面。在意識上,以前工人只關心產量和質量,缺乏對能效的關注,現在,“STRUCTese”明確展示了每個崗位每天的能效狀況,工人開始主動關心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關注公司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在行動上,以前總有人借口“沒有人能區分究竟是天氣原因還是人為因素”來推托,現在,STRUCTese系統使能耗產生原因透明化,工人們根據顯示數據,千方百計加強操作;在結果上,以前由于缺乏系統跟蹤,節能效果很難體現,現在,層層強化管理,最大程度挖掘節能潛力,減少了能源開支。
正如一位工長所感言:“STRUCTese使我們及時改進操作,已將裝置的蒸汽消耗量減少了12%,說明在改進能效方面,我們可以無需投資而可快速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