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大量出口使美受益
去年,美國的基礎化學品生產商通過向中國大量出口產品獲益豐厚。過去一年,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下降了30%,生產商利用美元走勢疲軟及廉價天然氣保證了其石化產品的成本競爭優勢。
ACC首席經濟師凱文·威夫特稱,去年美國化工行業的基礎化學品出口量大幅增長,前10個月,美國出口的塑料產品同比增長了21.5%,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國,還有一小部分出口至東亞地區。在此期間,美國的塑料產量實際上卻下降了2.5%。
得益于基礎化學品出口量的大幅增長,美國化工行業外貿數值從2008年的26億美元貿易逆差轉為2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ACC預計今年將比去年的情況還要好,美國化學品貿易順差將達39億美元。
中東生產線陸續投產
中國對化學品進行擴能將抑制中東地區散裝化學品的流入。據統計,到2012年,中東地區將有50余家石化產品及其衍生品廠投產。中東地區一些主要的石化生產商如沙伯公司已步入全球大型生產商之列,目前其歐洲銷售網絡已鋪好。在此背景下,今年歐洲生產商將處于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中。
德國化工協會高級經濟師亨利克·梅因茲表示:“雖然產量有所增長,但目前許多企業因為對未來不確定,仍將其庫存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生產商每月核對訂單安排生產,而不是按季生產。我認為化工生產的完全恢復要等到2010年底及2011年初,屆時人們所關注的是能否有足夠原料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隨后企業的庫存才能達到正常水平。”
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梅因茲和其他分析人士還認為,即使到2012~2013年,歐洲化學品產量也難以回升到衰退前的水平。ACC也認為,美國化學品產量只有以年均3%~4%的增長速度平穩增長3年,才能完全恢復到以前水平。斯威夫特表示:“美國化工行業的復蘇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為我們一些主要下游用戶的恢復可能所費時間更長。拿美國的汽車行業來說,它要回升至峰值水平將需要5~6年甚至更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