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遇輸美輪胎特保案
2009年4月20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對我輸美消費輪胎實行配額限制的特別保障措施指控,經過5個月政府磋商、法律抗辯、業界游說的艱難過程,但最終奧巴馬政府迫于國內政治壓力,不顧事實和我方的強烈反對,9月11日批準輪胎特保決定, 對從中國進口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征收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依次為35%、30%、25%。雖然此決定比前期建議的55%、45%、35%有所降低,但仍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造成嚴重影響。
二、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輪胎特保案
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22日在紐約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時表示,美方對中國輸美輪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兩國利益,類似事情不應該再次發生。為應對輸美輪胎特保案,中橡協及涉案企業聯名向溫家寶總理寫了3封信,報告情況,尋求政府支持。對此,溫總理都作了重要批示。在我國,上至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直接過問一個輪胎產品案件,史無前例;我國商務部等國家有關部門以及我們業界,為應對此案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史無前例。
在應對輸美輪胎特保案的5個月的時間里,中橡協組織和動員了一切力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配合商務部全力組織涉案企業開展應對工作。組織商討應對措施;參加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助理代表的磋商會;3次派員赴美,參加有關談判、磋商、聽證、游說以及聘請美國公關公司進行游說等。并致信美國總統奧巴馬,致信美國橡膠制造商協會等有關組織,建議政府盡快提出反制措施等等。
三、印度終止對中國乘用車輪胎特保調查
在應對輸美輪胎特保案的同時,印度5月18日對中國產乘用車輪胎發起特保調查。在商務部的領導下,業界隨即組織應對,通過多層次磋商交涉和充分的法律抗辯,印度財政部保障措施局9月30日發布公告,決定終止對中國乘用車輪胎特保調查。中國橡膠行業在應對特保調查中首次獲得勝利。
四、行業經濟增速逐季回升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更是遭遇了舉世關注、影響重大的輸美輪胎特保案。但是,中國橡膠行業迎難而上,積極應對,在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的情況下,經濟增速從2008年下半年的急速下滑轉為2009年以來的逐季回升。據協會統計預測,2009年全行業出口交貨值略低于2008年,工業總產值略高于2008年,利稅會高于2008年。同時,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協會統計企業輪胎子午化率達到75%以上,高強力輸送帶和線繩V帶比例達到85%以上,鋼絲編纏高壓膠管比例超過35%,濕法造粒炭黑比例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