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化工依然面臨技術和裝備制約
2010-10-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煤化工
我國煤化工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如何?
周竹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70%。立足國內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煤化工生產國,煤化工產品種類多、生產規模較大。近年來,我國主要煤化工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甲醇產量同比增長53.3%;合成氨同比增長4.6%。此外,還有大批在建、擴產項目以及規劃建設的煤化工項目。可以說,我國煤化工行業總體發展較快,前景看好。
傳統煤化工產業和新型煤化工產業在當前形勢下,都分別具有什么樣的產業特點?
周竹葉:雖然當前我國煤化工行業發展較快,呈現出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技術創新成為可持續發展動力等特點,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任務繁重、技術引進成本高、關鍵裝備亟待國產化、部分產品滯銷嚴重等困難。我國傳統煤化工中,焦炭、電石等項目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成為傳統煤化工結構調整的必然。而我國新型煤化工項目目前仍處于示范建設階段,但各地規劃擬建的項目很多,也面臨一定的產能過剩問題和投資風險,亟須加強行業引導,規范發展。
當前我國發展現代新型煤化工需要重視和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
周竹葉:一是急需行業引導和規范。作為新興能源產業,各地對新型煤化工興趣濃厚,規劃項目很多,因此急需行業引導并規范發展,不能一哄而上。
二是仍面臨技術瓶頸。煤化工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對技術的需求迫切,許多關鍵技術需要從國外引進。但是,國外一些煤化工技術缺少工業示范驗證,引進風險很大,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很大的困難,付出的成本代價也很高。當前,必須加快培育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化工核心技術,做好商業化示范裝置建設和運行,這是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根本途徑。
三是煤化工裝備的研發和國產化還有待提高。目前,雖然我國煤氣化爐、甲醇合成塔等裝備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但為大型煤化工項目配套的核心反應器、壓縮機、關鍵泵閥等主要裝備還不能滿足要求。因此,需要加快煤化工關鍵設備和成套技術裝備的開發,這不僅可以降低煤化工項目的投資,增強競爭力,還可以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技術創新在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周竹葉:技術創新是發展動力。傳統煤化工需要通過技術創新進行結構調整,現代煤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也來自技術創新。通過現代煤化工技術,可以把固態的煤轉化為石油替代化工產品和清潔能源,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極大地減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此外,現代煤化工技術還為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提供了便利條件,其產業化的應用將對保護環境具有積極意義,為煤化工走低碳技術路線提供技術支撐。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