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海天然橡膠期貨強勢突破30000元/噸,主力1103合約單日漲幅達4.78%,收報30675元/噸,再創下天膠期價歷史新高。分析人士認為,受供應緊俏,庫存處于低位等因素推動,近期天膠期貨、現貨價格均漲勢驚人。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天膠期價在中秋節前開始發力上漲, 11個交易日上漲超過5500元/噸,“十一”假期后的4個交易日更是連續上漲,幅度超過10%,13日更是輕松突破30000點,創下天膠期貨價格的歷史新高。
東證期貨研究所何晶認為,天膠大漲的原因除人民幣升值和通脹因素的作用外,其基本面本身是天膠上漲如此迅猛的主要原因。
何晶表示,經過7-9月的割膠高峰以后,我國今年天膠產量將比年初預計減產20萬噸已基本成為定局,市場上一直處于缺膠的狀況,供應比較緊張。
隴達期貨上海營業部總經理黃長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外天然橡膠均供應偏緊,造成了近期眾多用膠企業高價“搶貨”的現象,天膠現貨價格被迅速抬高,而這進一步刺激了產膠企業的惜售心理,使得市場供應更加緊張,“這導致了13日天膠期貨、現貨均創下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年初的云南干旱和海南暴雨使我國兩大天膠主產區受到影響,是今年國內天膠供應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國慶期間海南省的暴雨災情嚴重,作為我國天膠主產區,遭受如此嚴重的自然災害后,還將大幅減產。
12日,備受業界關注的《輪胎產業政策》頒布實施。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使我國輪胎產業“由大變強”,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對整個輪胎產業是一個重大提振,對于原料之一的天膠長期利好。雖然新政策主要有助于輪胎產業的結構調整,提高了進入門檻,但長期來看,脫離低價低質競爭后的輪胎企業才能夠接受日益高漲的天膠價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9月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雙超150萬輛。1~9月,汽車產銷1308.27萬輛和1313.84萬輛,同比增長36.10%和35.97%,基本達到了去年全年的產銷水平,今年有望達到1700萬輛,這意味著中國新車銷量將達到美國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車市場。
“無論是新車需要的配套輪胎還是舊車的輪胎替換需要都日益增加,對天膠的需求一直保持旺盛,在此預期下,天膠表現一直較為堅挺,現貨價格基本沒有跌破國儲拋膠的23500的底線。”何晶表示。
此外,13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 1至9月,中國進口天然橡膠(包括膠乳)達到134萬噸,較2009年同期上漲2.4%。其中9月天然橡膠進口量為19萬噸,環比增加19%。
分析人士指出,進口量的增加一方面反映出國內天膠供應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場需求旺盛。在9月價格已經上漲至高位后仍然大量進口,表現出市場對于后市天膠上漲的預期十分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