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大幕即啟 輪胎翻新亟須規范
2010-10-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輪胎 天然橡膠 合成橡膠
我國是世界橡膠消費大國,隨著汽車工業和礦山機械的迅猛發展,我國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橡膠消費國。據世界橡膠研究組織統計,我國2008年橡膠消費量為599.5萬噸,占世界總消費量的27%。同時我國又是一個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國內70%以上的天然橡膠和40%以上的合成橡膠依賴進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輪胎翻新不僅是我國解決橡膠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同時也體現了節能減排的綠色理念。但是近年來因翻新輪胎質量不過關引起的交通事故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而“十二五”規劃即將出臺,輪胎翻新行業的諸多問題亟須整治規范。
何為輪胎翻新
將已經磨損或其他原因損壞失去使用性能的輪胎,經翻修加工使之重新具有使用性能的加工過程統稱輪胎翻新。輪胎翻修又分為多種情況。傳統上將只對胎面進行貼胎面重新硫化的過程(該輪胎允許有傷洞,但須進行專業處理)稱之為輪胎翻新,視輪胎損壞程度的不同,分別采取頂翻、肩翻或全翻工藝進行翻新。
翻新輪胎的現狀
隨著我國汽車業的迅速崛起,汽車相關配套產業隨之彭勃發展,輪胎翻新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行業發展快、利潤高,而在法律上又缺乏相關標準和規范,多數民營企業采用土法煉油的方式,這種方法對環境污染嚴重,由于投資小、回收快、利潤大,盡管國家明令禁止,但屢禁不止。翻新出來的輪胎也沒有質量保證,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翻新輪胎質量不過關而發生交通事故的真正原因。
據有關部門調查發現,輪胎翻新經營戶員工人數少,且流動頻繁,每家翻新廠的熟練工不足總人數的30%。經營者大多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地區購入二手輪胎,選購前只查看輪胎表面花紋是否影響二次銷售,而對其他質量因素不甚關心,從而導致翻新輪胎質量不合格。究其原因,是翻新技術低;使用不合格舊胎;檢測手段落后等。目前我國尚未制定翻新輪胎的質量檢驗標準,也未從企業規模、設備、環保等方面對輪胎翻新行業進行限制,導致該行業魚目混珠。
翻新輪胎行業存在的問題
(一)在舊輪胎翻新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1、國家對新輪胎的可翻新性缺乏強制性技術質量標準,部分新輪胎在制作時就存在質量問題,使用后達不到翻新胎體標準;
2、國家對輪胎的使用沒有強制性磨耗極限檢測要求,使用者缺乏輪胎保養意識,載重車輛超載使用的情況普遍,造成胎面嚴重磨損和胎體被壓壞,可翻幾率低;
3、部分輪胎翻新企業,為消減投資成本,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極低,多半采用手工加工,產品質量達不到標準,加之偽翻胎事件屢禁不止,直接影響了翻新輪胎的形象和聲譽。
(二)再生膠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1、再生膠生產企業受到利益驅動,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致使產能過剩。再生膠生產企業兩極分化現象突出,一批骨干企業是生產規模萬噸以上,最大的生產企業年產能已達到10萬噸,小的生產企業年產能僅在千噸左右;
2、部分企業生產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再生膠生產企業缺乏財稅政策支持,環評達標的再生膠生產企業也無法享受輪胎翻新機膠粉生產企業所能夠享受的財稅優惠政策。
(三)被國際公認的環保型、資源型的膠粉工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在于:
1、設備和技術自身存在一些問題;
2、發展資金不足
3、膠粉下游產品應用研發滯后,導致市場銷售不暢。
(四)廢舊輪胎裂解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國家沒有相關的檢驗標準;
2、采用規范化科學裂解方法,由于投資大,廢舊輪胎收購成本極高,生產出的炭黑質量差,造成銷售不利,難于大范圍推廣;
3、土法煉油屢禁不止,對環境污染嚴重,也阻礙了投資者的信心。
綜上所述,廢舊輪胎最佳的利用方式為翻新,當翻新次數達到11次后不能夠再翻新時,胎體內部橡膠、鋼絲等都還有利用價值,均可再次利用,目前國內多元化產業的企業還較少。
輪胎翻新目前在我國還屬于朝陽產業。隨著我國逐漸步入汽車后市場時代,我國的輪胎需求量會進一步的提高,輪胎翻新業極有可能像幾年前的汽車業一樣出現井噴!笆晃濉币呀涍M入尾聲,“十二五”大幕即將揭開。我國應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規范輪胎翻新行業,為我國成為汽車強國添磚加瓦。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