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鈺洲詳細介紹了我國目前紡織業發展的情況。他說,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內需市場持續擴大,這為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帶來機遇。但是,不可否認,中國紡織業在技術裝備、原材料、環境保護等方面,還面臨諸多問題,需要在今后進行更加行之有效的改進。
海因斯·霍恩認為,現在德國紡織業同樣面臨原材料漲價的問題。德國紡織業的增長主要依靠新技術的開發,而新技術開發最集中的行業是產業用紡織品。德國的紡織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非常關注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不但是德國企業發展的根本理念,也是與中國同行合作的基石。
關于中德兩國今后在紡織領域的合作,杜鈺洲和海因斯·霍恩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產業用紡織品領域。杜鈺洲說,以汽車行業為例,根據中國汽車行業協會預計, 今年我國汽車產量將達到1700萬輛,這為汽車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其他如醫療衛生、工程建設、水土保持等方面,都大量需要產業用紡織品。而現在,新技術還跟不上市場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這也為中德在此方面合作提供了契機。
德方對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與中國企業合作表現出十分濃厚的興趣。海因斯·霍恩仔細詢問相關市場情況后表示,希望今后與中國紡織企業的聯系更加緊密,雙方的合作能更加廣泛深入。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延愷,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夏令敏、徐迎新,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理事長朱民儒,德國紡織服裝聯合會總干事鮑曼參加了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