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企規避反傾銷 樹立品牌拓出路
2010-10-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PET 聚酯 反傾銷
目前,印有“中國制造”的商品可謂成為了歐美市場的主流商品,占領了主要市場,大大小小的中國出產的商品遍布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國產品在享受這種重要地位待遇的同時,也一直在面臨歐美的貿易壁壘和反傾銷的考驗。很多塑企都深深陷于這種國際形勢的嚴峻挑戰之中。
對于PET塑料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最開始可追溯到2003年5月22日。2005年,歐盟確定對輸歐PET塑料從量征收反傾銷稅184歐元/噸。在該項反傾銷稅持續征收的5年間,中國沒有企業進行抗辯,而是直接將銷售陣線撤退回國內。如今,這項反傾銷稅將直接延續至下一個5年。隨著歐洲PET回收業的復蘇,中國企業獲得的貿易機會變得越來越少。
對于塑料袋的反傾銷,也一直沒有停息過。據了解,自從歐盟裁定有出口商向歐盟傾銷塑料袋產品后,立即對中泰兩國的塑料袋產品征收高達28.8%的進口稅。而中國每年向歐盟出口的塑料袋產品價值就達3.5億歐元。此前歐盟已經把從中國進口塑料袋征收的關稅由之前的6.5%提高到15.2%。2006年,歐盟就銷往歐盟的中國產塑料制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而在聚酯高強力紗反傾銷終裁中,歐盟對該產品的進口稅率統一調高到了14.3%。但在從2009年開始就積極應訴的10家企業中,大部分應訴企業稅率調低至5%左右。中國浙江海利得公司(002206.SZ)滿足歐盟反傾銷法規定的企業市場經濟待遇五條標準,被給予市場經濟待遇并計算反傾銷稅率為零;浙江古纖道等4家企業獲單獨審查,其中杭州華春化纖公司反傾銷稅率為零。
面對各種的反傾銷案件,中國塑企道路坎坷艱辛,歐美在對華貿易問題上越來越不耐煩,表現形式卻不一樣。美國人“決不饒恕”,歐盟則是“綿里藏針”。自中國做出極大讓步使得中歐塑料袋貿易爭端達成一致以來,歐盟方面一直在給中歐貿易添麻煩,總在給敏感的中國官員和民眾“添堵”。面對這些考驗,作為處在發展道路上的中國塑企應該建立長效機制,提高產品品質,樹立產品品牌,使我們的產品深深植根于國內外的消費者心中,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產品立于不敗之地。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