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化纖生產大國,然而,化纖原料高度依賴進口一直伴隨著化纖工業成長,并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笆濉逼陂g內,原料瓶頸亟待突破。
原料問題
伴隨化纖工業成長
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其大力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快速發展則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仡櫺袠I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幾十年來,中國化纖工業就是伴隨著不斷解決資源約束問題而逐步發展成長起來的。然而,進入新世紀,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在我們即將叩開“十二五”發展大門時,這個最為關鍵的、而且始終伴隨行業發展的問題卻仍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1998年以后,中國化纖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這種快速發展迅速增加了對原料的需求,但由于我國原油資源短缺,以及機制體制等多方面因素,化纖原料工業發展嚴重滯后化纖工業發展。因此,化纖工業快速發展的需求與原料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由來已久,進入新世紀后顯得更加尖銳。
原料進口的快速增長使化纖工業進口依存度快速提高。2004年以后,合纖主要原料的整體進口依存度已達60%以上,其中部分主要原料缺口不斷擴大,進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主要以PTA(聚對苯二甲酸)、MEG(乙二醇)、CPL(己內酰胺)三者增長最快,進口依存度最高。1996年PTA、MEG的進口依存度只有23.7%、30.57%,隨后快速提高,到2000年雙雙超過50%。2004~2005年,MEG進口依存度高達78%以上,CPL接近70%,PTA也高達55%左右。進入2009年,進口合纖原料1471萬噸,其中PTA、EG、CPL分別進口625.5萬噸、582.8萬噸、60.1萬噸,進口依存度分別高達33.9%、77.3%、64.6%;同年進口人造纖維原料106.7萬噸,其中木漿和棉短絨的進口量分別達85.1萬噸、16.1萬噸,進口依存度分別高達95%和15%。
此外,鄭植藝也指出,在國際原料貿易中,以2009年的數據來看,PTA、MEG、CPL、AN(丙烯腈)、木漿這五大類化纖原料進口除AN外均占到世界貿易量的30%以上(不計集團、公司內部貿易量),最高MEG達到60%,溶解木漿達到71%。在PTA期貨方面,雖然我國于2006年12月18日啟動了PTA期貨市場,但由于種種客觀因素,遠未起到“規避風險,發現價值”的作用。
對外高依存度
制約行業運行和發展
由于國內原料市場缺口大,對外依存度高,再加上原料供應商過于集中,采購商過于分散,這就給投機和炒作提供了空間,導致原料市場價格頻繁波動,且波動幅度較大。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統計,2004年中國市場上PTA的直接供應商只有16家,而采購商(含中間貿易商)多達345家;EG供應商只有12家,采購商多達220家;CPL供應商12家,而采購商也多達120多家。近幾年化纖主要原料市場都會出現1~2次大幅波動行情,有時波動幅度會高達30%,甚至更高。
2005年,中國進口主要化纖原料比上年多支出21.1億美元,行業原料總支出多出324億元,由于價格上漲引起的原料成本實際多支出145億元。2006年行業原料總支出又多出570億元,原料成本實際多支出102億元。進入2010年,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原料成本已占合纖成本的80%以上,最高時曾達到86%,從財務經營角度看,此比例已大大超過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