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當前的價格計算,中國天然橡膠的進口關稅超過7%,仍然對競爭激烈的輪胎行業構成壓力。作為輪胎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宜將原料天然橡膠的關稅繼續調低。
雖然中國與東南亞達成了零關稅同盟,但政府為保護國內的橡膠種植行業,未將進口關稅大幅調低。09年底中國將天然橡膠進口關稅下調至每噸2,000元人民幣,之前為每噸2,600元。此外,中國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橡膠及制品的出口退稅,其中涉及天然橡膠品種。但2,000元人民幣/噸的關稅水平超過了7%,仍然對輪胎行業構成壓力。
國內市場不得不大力加大復合橡膠進口,以避開天然橡膠的關稅壓力。中國政府對復合膠執行與天然橡膠不同的關稅,這種橡膠指天然膠含量在95%-99.5%的橡膠,添加少量硬脂酸、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異戊橡膠、氧化鋅、炭黑或塑解劑,經混煉復合而成的橡膠。輪胎企業從東盟進口復合膠只需繳納5%的關稅,而在保稅區將天然膠加工成復合膠后再進口關稅為8%。由于來自一些主要出口國的供應實行了零關稅政策,中國復合橡膠進口量在2009年超過100萬噸,遠遠大于2008年進口的56萬噸。
調低關稅也是進口國的趨勢。印度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天然橡膠消費國后,也面臨進口擴大的趨勢。印度對天然橡膠的需求增長約12%,但產量增幅僅5%-6%的增長。輪胎制造商預計當前財年的天然橡膠供應短缺量超過15萬噸,國營橡膠局預計短缺8.5萬噸,二者相對于印度2010/11年度橡膠產量89萬噸而言,缺口已經相當明顯。因此,印度貿易部建議將天然橡膠進口關稅下調,彌補當前供應缺口。申請已經提交財政部,財政部將對此作出決定。之前,貿易部曾建議天然橡膠進口數量達到10萬噸以上時關稅為7.5%,或者所有天然橡膠進口關稅均征收單一稅每公斤20盧比(43美分)。建議被采納后,關稅下調幅度在20%以上。
在另一個用膠大國日本,政府一直為企業提供貼息貸款,低關稅或零關稅進口天然橡膠等資源。
在出口國方面,泰國政府已修改了關稅。在新的稅收體制下,出口稅將和交易價格有關,區間從每公斤0.9-5泰銖不等,原來的出口稅為固定的每公斤1.4泰銖。顯然,當前的價格更適合征收高關稅,而不是0.9或1.4泰銖。泰國橡膠協會表示,從10月1日開始征收較高的出口稅后,泰國天然橡膠價格可能每噸上漲100美元。這將加大進口國輪胎制造商的成本壓力。
當前國內輪胎行業的虧損面達23%,利潤僅4%。調低關稅顯然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中國天然橡膠的產量在60萬噸水平,而2009年進口量達到171萬噸。因此,政府保護種植業的同時也宜調低關稅,幫助在下游掙扎的輪胎企業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