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集團研發煤制油 探索低碳經濟之路
2010-10-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煤制油 烯烴 煤化工
在世界能源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石油的儲藏量,已經開始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之一。中國地下石油儲藏并不十分豐富,相對而言,煤炭的儲藏量卻是巨大的。但煤炭并不適用于當代“低碳環保經濟”的理念,因此,研究開發煤制油成為今天中國能源發展的一個課題。
據有關部門預測,我國的煤炭資源儲備約在4.5萬億噸左右。按目前的生產和消費水平,我國的煤炭可以開采使用100年以上。如果按4噸煤產1噸油的比例,再按目前計劃興建的項目工程樂觀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產出3500萬噸油,會消耗1.4億噸煤,約占屆時煤炭年消耗量的5%~7%。現在我國提高能源效率的潛力很大,這1.4億噸靠節能就可以省出來。目前中國的進口原油約超過1億噸,靠“煤制油”便可填補這個缺口的30%。
中國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脫穎而出,該集團專門注資20億成立,以此為平臺,集團正在全面探索一條低碳經濟的捷徑。據了解,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神華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建設的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百萬噸級示范工程已于2008年12月31日第一次投煤試車成功并被列為國家重點戰略工程;年產18萬噸的神華煤直接液化一期工程中增加間接液化裝置也于2009年底全面試車。
據專家介紹,目前煤制油的工業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技術不能如期進入工業化示范階段,“煤制油”項目所需要的上百億元的投資,以及工藝和流程的嚴格要求和技術條件的高標準,也使得這個門檻很難踏入。作為煤制油化工這一新興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2010年,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在煤制油低碳經濟之路上繼續發力:年產烯烴60萬噸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正在全面建設中;年產20億立方米的神華鄂爾多斯煤制天然氣(SNG)項目已經開工奠基,預計于2012年建成投產;年產烯烴100萬噸的神華-陶氏榆林煤化工項目、年產300萬噸的新疆黑山煤直接液化項目等一批前期項目正積極籌備中。
據中國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介紹,從經濟的角度出發,用直接液化法,約三噸半優質煤可以制出一噸油,加上過程中的加氫、催化劑、水、電等成本,一噸油制出成本在2000元左右(目前國內市場價約4500元);也就是說,按照質量和體積的換算——只要國際油價高于35美元/桶,就可合理盈利。而現在油價已飆升到80美元/桶,這個巨大的差價便是獲利之源。
神華煤制油公司的發展規劃顯示,在第一條生產線成功后,將在基地再投資200多億拷貝兩條生產線,年產量將達到320萬噸;同時,神華還與南非沙索公司合作,在煤炭資源豐富的陜西榆林搞一家煤間接液化企業。
神化集團正在逐步使煤變油成為現實,力爭成為踐行低碳經濟、環保的模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