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發生了一場特大火災案,保溫材料再度站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聚氨酯材料雖為外墻保溫材料公認的最優秀的材料,但也難逃被口水之戰。
上海特大火災聚氨酯等保溫材料未達規定
有一些人士認為,聚氨酯等保溫材料是此次火災的“幫兇”,甚至有人認為是“罪魁禍首”。專業人士如何看待這起火災?
華峰普恩副總經理唐總表示,這起火災的原因涵蓋多方面的,包括管理問題和保溫材料達不到國家規定的阻燃等級等等。他表示,目前國家規定,50米以下建筑需要用B2級以上防火等級保溫材料,50-100米建筑需要用B1級以上材料。
另外專業人士表示,引燃物初步認為是防護網,而非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材料達到國家防火標準 可延緩火勢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部分聚氨酯材料還難以達到B2級標準。專業人士分析,這場大火發生地點有可能采取的聚氨酯保溫材料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防火等級,導致火勢難以得到延緩。
華峰普恩相關人員表示,若外墻保溫項目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實施,聚氨酯等保溫材料能夠達到國家的防火等級,則可以延緩火勢,為逃生和救援爭取時間。
對于目前的聚氨酯保溫材料,他表示,這些材料中有一種熱固性的材料,遇火時不產生熔滴現象,能夠有效阻止火勢的蔓延。據悉,該公司今年投產的熱固性材料聚氨酯保溫板可達到B1級標準。
另外,據了解,湖州創新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環保型納米級難燃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產品生產的聚氨酯難燃燒,增強防火安全系數。而浙江科達新材、NPU、巴斯夫等等公司的聚氨酯保溫材料都可達到國家防火等級的B1級。
火災案或促標準出臺 引到聚氨酯保溫材料健康發展
11月15日火災案發生以來,相關部門及人員對建筑材料,尤其是保溫材料呼吁盡快出臺相關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網上有關于禁止使用聚苯板等保溫材料的帖子。
有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估計受“1115”上海特大火災案影響,上海下一步將盡快對外墻外保溫領域作出相關規定。
美國SWD上海公司表示,我國生產聚氨酯保溫節能產品的企業以中小型為主。因技術較低及成本最小等原因,國內目前能生產B1級防火聚氨酯保溫材料的企業數量較少。開發商本著將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會在加大建筑建設的同時,會盡量減少購買因成本升高而售價較貴的較高防火等級保溫材料,而國內能生產較高等級的聚氨酯保溫材料企業數量有限。
自去年2009年9月開始實施的《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以來,至今年9月試行期已滿,但正式標準仍遲遲未出臺。相關專業人士表示,標準仍未出臺的原因主要是公安部和建設部的意見難以統一,據悉,建設部建議稍放寬準入標準。
但他表示,估計這場大火將促使建設部做出讓步,正式標準將加速出臺。
一聚氨酯保溫材料的產商建議,國家及地方施行新政策需要加大執行力度,加快聚氨酯保溫材料企業的轉型升級,真正達到提高保溫材料防火等級的目的。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聚氨酯等保溫材料防火等級亟待升高,但仍為節能減排外墻保溫最好的材料。因此,這起大火為聚氨酯行業敲響了警鐘,也為未來聚氨酯防火大方向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