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態勢不會延續太久
在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后,下一步國內化工產品的價格走勢將如何呢?
祝昉認為,從目前的形勢看,化工產品價格短期內可能還會震蕩上行。但另有分析人士提出,明年節能減排的形勢不會像今年這樣緊張,被關停的產能有可能復工,導致產能“井噴”,并打壓產品價格。以三聚氰胺產品為例,由于目前企業盈利狀況良好,不少企業都在想方設法加大負荷生產,前期停車的三聚氰胺裝置也在陸續準備恢復生產,如山東魯西化工公司的年產8萬噸裝置已恢復生產。我國三聚氰胺產能主要在西南等地,只要西南地區天然氣供應正常,不出現大的變化,國內三聚氰胺產量仍將會增加。這將會打壓產品價格。不少人士分析認為,到明年初化工產品價格都將維持高位。其后,行業可能面臨再次“去庫存”的問題,那時將迎來真正的市場風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目前國內化工產品一片“漲”聲,市場看起來非常繁榮,但其背后的問題也很嚴重。比如,行業集中度偏低,落后產能占有一定比重,產業競爭力不強;相當一部分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產業布局仍存在原料與生產分割、產品與市場分割等不合理之處。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文雷表示,在聚氯乙烯產品供過于求的狀態持續半年有余之后,受多個地區對主要耗能行業限產的影響,聚氯乙烯生產負荷隨之降低。此外,華東、華南等地的貿易商對聚氯乙烯的采購大多低于往年的倉位水平,而西北地區運輸不暢使得聚氯乙烯無法順利南下。傳統旺季加之節能減排的壓力促使PVC價格自7月后逐步提升。但在這種看似繁榮的情況下,國內聚氯乙烯產業的問題依然存在。如果“十二五”期間我國氯堿行業不能盡快實現3個轉變,即從發展基礎化工原料向發展高新化工產品轉變;從規模化發展初級化工產品向發展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轉變;從粗放型生產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那這種繁榮很可能無法延續太久。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當前主要工業品價格暴漲的現狀不會長期維持。需要警惕的是,眾多小型企業在節能減排風暴中被迫停產,待節能減排任務完成之后,這些企業將會重新開啟,不但行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將出現報復性反彈,整個市場價格也會因此而受到沖擊。
最近,一些化工產品需求旺盛、價格上漲。不少企業的生產裝置始終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