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廢輪胎超過2.2億條 廢舊輪胎再生意義大
2010-11-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天然橡膠 輪胎
近日來,國際天然橡膠價格出現持續上漲態勢,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創歷史新高。天然橡膠是輪胎生產的主要原材料,占輪胎生產成本的50%左右,對進口天然橡膠依存度很高的我國輪胎企業遭遇到原材料價格高漲的困境。
面對橡膠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橡膠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的局面,業界專家和輪胎企業認為,10月11日公布的《輪胎產業政策》提出,建立健全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大力推動廢舊輪胎循環利用,以緩解我國橡膠資源嚴重匱乏壓力的政策,意義重大。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副秘書長劉增元介紹,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廢舊輪胎的積存量已達30億條,并且還在以每年約10億條的速度不斷增長。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輪胎生產國,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廢舊輪胎的產生量也在急劇增加。2009年,我國汽車輪胎產量達到3.8億條,年報廢輪胎超過2.2億條。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橡膠資源消耗國,同時又是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
家,近80%的天然橡膠依賴進口,輪胎消耗的橡膠量占橡膠消費總量的70%以上。因此,大力發展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
為能最大限度發揮廢舊輪胎利用的有效性,國際上通常采用先翻新、后報廢的做法。英國權威環保機構發布的環評報告列舉出廢舊輪胎的各種處理方法,其中翻新輪胎獲得最高分,在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方面,翻新輪胎影響最小。該環保機構的結論是,輪胎翻新是有利于環保的最切實可行的方法。
據介紹,在使用、保養情況良好的條件下,一條輪胎可以翻新多次。其中尼龍簾線輪胎可翻新2~3次,鋼絲子午線輪胎可翻新3~6次。每翻新一次,翻新輪胎可重新獲得相當于新輪胎60%~90%的使用壽命,平均行駛里程為5萬~7萬公里。通過多次翻新,可使輪胎的總壽命延長1~2倍。翻新一條廢舊輪胎與生產一條新輪胎相比,所消耗資源的價值相當于生產一條新輪胎的15%~30%,價格為新輪胎的20%~50%。
杭州朝陽橡膠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樓齊淼告訴記者,我國目前開發的高品質再生膠已基本可以和天然膠媲美,用高品質再生膠替代10%左右的生膠,不會影響輪胎性能,每條輪胎還可以降低成本40~50元。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理事長、三角集團公司董事長丁玉華介紹,我國現在廢舊輪胎處理以生產再生膠為主,輪胎翻新在我國長期處于落后狀態。最近幾年,我國輪胎翻新量只占新胎的4%,遠遠低于世界10%的翻新率。
當前,國家正在提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包括廢舊輪胎在內的資源回收利用列入重點發展規劃。2004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文件中,將舊輪胎翻新列入《資源綜合利用目錄》。
2007年初,國家發改委頒布的《"十一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指出,到2010年,將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提高到65%,并把"廢舊家電、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產業化工程"列入我國資源綜合領域范圍,確定為6大重點工程之一。2008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文,對銷售自產翻新輪胎實行免征增值稅政策。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等多個職能部委發布《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其中將大型廢舊輪胎翻新工作,列入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對于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劉增元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廢舊輪胎中子午胎比例將超過90%。為適應廢舊輪胎產品結構的變化,有效利用廢舊子午線輪胎橡膠部分的最大剩余價值,必須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優化產品結構。
據劉增元介紹,他們起草的我國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綱提出,"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努力實現國家對該產業的認知和支持。到"十二五"末,翻新輪胎達到2200萬套。
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廢舊橡膠利用大國,與世界發達和發展中工業國家相比,輪胎翻新產業缺少國家政策的扶持。國外對廢舊橡膠利用的補貼政策,與我國現行的回收方式形成巨大反差。劉增元提出,根據國家頒布的《循環經濟促進法》,盡快將廢橡膠、再生橡膠列入優惠產業和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及優惠政策目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