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一周行情回顧
過去一周,經濟及金融因素繼續主導原油市場。受愛爾蘭債務問題和中國可能二次加息預期的拖累,原油期貨在上周三創下2008 年10 月以來的新高后接連跳水。紐約油價在周三跌破80.5美元。18日(周四),愛爾蘭接受歐盟等機構財政救助的希望加大,安撫了投資者的緊張情緒,歐元兌美元大幅上漲。加之美國前一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等經濟數據尚算理想,紐約油價止跌回升。但周五晚間,中國央行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公布后,對全球市場都造成一片恐慌,原油價格隨之再度下落。
上海燃料油期貨本周受原油下挫拖累,大幅下跌。主力1103合約本周開于4870,收于4764,累計下跌150,交投區間介于4690-4968,成交量936058手,持倉量為75780手。
圖1: 原油和燃料油主力合約走勢圖
圖為原油和燃料油主力合約走勢圖。(圖片來源:Bloomberg,中期研究)
第二部分 原油的基本面和投機因素
一、 對中國收緊銀根的擔憂引發了市場的連續殺跌。
中國 11 日(上周五)發布的10月CPI上升4.4%,市場擔心中國央行將采取加息或其他措施來控制其經濟增長速度。加之歐美股市全面下跌,全球商品期貨市場受到重挫。WTI油價當日深跌近3美元,布倫特原油也落向86美元/桶。
中國政府準備采取措施控制物價的表態以及19日再度宣布將銀行準備金率上調0.50個百分點,以遏制通貨膨脹并避免經濟過熱,充分顯示了中國治理通貨膨脹的決心,都給原油期貨市場以沉重的打擊。
在中國 10月CPI出爐后,市場一致預期中國央行年內將會二次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本周中國政府準備采取措施控制物價的表態以及限制外資投資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舉動,進一步打擊了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熱情。同時,加息或其他收緊政策將不可避免地抑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世界原油需求主要增長點,其經濟放緩對未來原油需求的影響不容忽視。
二、 歐債危機影響或有所下降。
本周圍繞愛爾蘭債務危機的影響,市場經歷了探底回升的過程。圍繞愛爾蘭救助問題的不確定性近日給歐元造成沖擊,愛爾蘭財政部長Brian Lenihan周四表示,愛爾蘭將需要歐盟其他國家提供某種形式的財政救助。歐盟、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官員目前正在愛爾蘭研究該國財政和銀行體系問題。
對于救助計劃的樂觀預期推動歐元匯率連日大漲。事實上,談判可能以愛爾蘭獲得數百億歐元貸款而結束,此次事件恐不會如今年5月的希臘危機所帶來的沖擊力影響。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經濟復蘇的進程中,不時爆發的危機事件是影響人們信心的重要因素,近期剛剛樹立起的石油需求信心恐將打折。
三、 取暖季節來到,支撐原油的需求增加預期。
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庫存報告顯示,截至11 月12 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減少729萬桶,創15個月來的最大單周降幅。這主要是因為墨西哥灣區進口原油的減少。同時,美國汽油庫存減少266 萬桶,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減少111 萬桶。美國商業油品總庫存維持逐周下降之勢。不過,另一機構數據顯示,NYMEX原油交割地庫欣的原油庫存已連續三周上升。
另一方面,加油站零售統計顯示,11 月12日當周美國零售汽油日均需求較前一周上升2.4%,但同比仍下滑0.2%。此外,根據氣象報告,下周美國各地將相繼出現低于常年平均水平的低溫天氣,一直支撐市場心態的冬季取暖需求或可在不遠的將來從預期變為現實。
從歐佩克相關官員的表態看,預計12月11日歐佩克會議仍不會調整現行的產量政策。而根據媒體統計,10月歐佩克各成員國減產履行率較9月下降3個百分點至54%。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仍將持續。
圖2: 美原油商業庫存和同比增長率
圖為美原油商業庫存和同比增長率走勢圖。(圖片來源: EIA,中期研究)
圖3: 美汽油庫存和同比增長率
圖為美汽油庫存和同比增長率走勢圖。(圖片來源: EIA,中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