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棉花價格維持高檔區間盤整趨勢不變,帶動聚酯纖維訂單激增,幾乎是全產線滿載,也讓聚酯廠報價持續走揚。
臺灣化纖龍頭遠東新(1402)11月調漲聚酯纖維產品報價,漲幅高達10%上下,創十年來最大漲幅。
遠東新傳出于11月將全面調漲聚酯纖維產品售價,范圍包含短纖的聚酯棉,以及長纖的聚酯絲(POY)、聚酯加工絲(DTY),每公斤平均漲幅高達10%;迪化街的小廠漲幅更高,每公斤平均調漲12%至13%。
因產品規格不同,遠東新的聚酯纖維產品報價每公斤從40元至80元不等。
臺灣聚酯加工絲大廠聯發紡織(1459)于10月底開出11月產品報價,每公斤DTY調漲6元,一開盤就被下游的布廠搶光,臺灣廠月產能4,000噸,開盤當天就被搶到只剩800噸。
聯發紡織11月初再開出最新報價,每公斤較10月底的報價再多漲1元,剩余的產能還是立刻被下游客戶下訂。
聯發紡織生產DTY所需原料聚酯半延伸絲(POY),30多年來皆由南亞供應,南亞11月的POY報價出現每公斤漲6元的“天價”,漲幅達一成以上,讓聯發紡織只得藉由調漲DTY產品報價,將原料狂漲所多出的成本壓力,轉嫁給下游織布廠吸收。
高價棉花帶動織布廠、成衣廠購買相對便宜的聚酯纖維織布、制成成衣,使得10月中以來市場上出現對聚酯纖維的強勁替代需求,更進一步推升聚酯纖維產品報價持續走揚。市場人士指出,棉價每公噸相當于2,600美元,聚酯纖維每公噸為1,600美元,還是相對便宜。
市場人士預期,聚酯廠這波大動作調漲只是開始,12月或明年1月,可能還會有一波劇烈調漲動作。遠東新的漲幅可能將超越11月、上看15%。
DTY月產能4,500噸至4,800噸的宜進(1457),近幾個月也陸續調漲報價,11月最新報價每公斤將喊漲4元。
宜進表示,上游原料POY廠遠東新、南紡、宏洲等皆想喊漲POY的價格,每公斤平均漲5至6元,宜進決定調漲DTY產品報價,將多出的成本轉嫁給下游織布廠吸收,并維持一定的毛利率。
力麗(1444)也透露,11月市場上大廠的DTY產品報價每公斤至少調漲5至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