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塑料市場下游需求現狀
2010-1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BOPP 聚烯烴
近日,中國大宗品市場漲勢如虹,聚烯烴也不例外。在油價高位運行以及通脹預期的支撐下,部分業者對第四季度聚烯烴價格走勢看法以樂觀居多,但也有部分市場人士擔憂缺乏下游實際需求支撐,漲勢恐難持久。
人民幣升值、節能限電、加息等一連串宏觀調控的變化,似乎足可以將下游帶入旺季不旺的尷尬境地。但周一,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由9月的53.8升至10月的54.7,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52.9上升至54.8。這是該數據自2004年4月首次發布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環比增幅之一。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易貿對下游進行了月度調研,在此以農膜,集裝袋,BOPP膜及PE管材為例,揭開聚烯烴下游需求的神秘面紗:
節能限電影響逐步消退:農膜廠開工“一枝獨秀”
受9月份江浙地區節能限電影響,集裝袋、BOPP膜以及PE管材開工率不及預期,尤其是BOPP膜開工明顯下滑。部分廠家原計劃9月份提高開工率,但因限電只能繼續維持低負荷運轉,而原本滿負荷的下游工廠則被迫降負生產,只有個別在工業園區內或自備發電機的企業未受到太大影響。
農膜方面,因華東、華南大部分企業開工本就不高,而華北地區并未受到限電影響,因此9月份農膜開工“一枝獨秀”走高。
聚烯烴下游對原料的整體需求在9月份經歷下跌,具體來看,除農膜小幅下降外,其余三個行業對原料的需求均明顯減少。當然,這也與9月份聚烯烴價格震蕩,買家以消耗原料庫存為主,按需采購有關。而10月在價格上沖的過程中,廠家庫存呈上升趨勢,逢低吸貨從10月初便開始演繹。
調研發現,因下游逐步進入生產旺季,且10月份江浙地區限電基本結束,因此下游開工大幅提升。尤其是BOPP膜,因9月限電成為四個行業中的“重災區”,訂單完成情況受到影響,而10月份BOPP膜廠家大部分都滿負荷運行,整體開工率達到95%以上。
此外,農膜也有大幅提升,從9月份60%左右的平均開工率提高至79%。盡管下游對高企原料價格較為抵觸,大量的原料儲備意愿不高,但因開工率明顯提升,各廠家不得不接受高價原料,以維持生產。10月份集裝袋、農膜等下游對原料的采購量明顯增加,下游總體對原料的需求位于一年來的高位,說明10月份下游需求強勁。
聚焦利潤率-“PE管”看上去很美?
鑒于原料及農產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漲,農膜企業10月份對農膜的報價走高,利潤水平明顯上升。而9月BOPP膜因限電開工率下降,供應有所減少,廠家紛紛上調報價,漲幅大于原料成本增加,因此10月利潤水平可觀。
然而,并非所有下游都在此次產業鏈的價格上漲傳導中受益。PE管材廠家反映,盡管原料成本大幅增加,但考慮到終端買家承受能力,成品價格漲幅不大,因此其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雖在8月份之前,PE管利潤一直居于四個下游之首,但近兩個月已跌至其他產品之下。
未來訂單存在不確定性
10月,下游內貿銷售好于9月,但部分下游出口情況不佳。
1.BOPP膜銷售情況略有改善,這是因為9月份限電使得部分廠家無法按時交單,而集中在10月完成。部分廠家考慮到原料價格不穩,以接短期訂單為主,避免原料漲價后利潤空間收窄。
2.集裝袋行業以出口為主的加工企業稱,外需仍不穩定,加上人民幣升值,國外訂單數量明顯減少,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開拓內銷市場以求轉型。
3.農膜企業則反映,由于今年預期寒冬,加之農產品價格已開始飛漲,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大棚膜等需求表現強勁,除華南極個別廠家訂單接收情況不佳之外,絕大部分地區農膜廠訂單增加。
4.PE管目前屬于旺季,不少企業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訂單普遍好于9月。在我們調研的企業中,部分訂單可供生產1/2-2個月,有20%多的企業訂單甚至在60天以上。然而,北方個別地區11月開始霜凍,戶外工程量將下降,因此10月管材的銷售情況并未出現好轉。
調研中,不少廠家表示,若11月不限電,將繼續維持高負荷生產,預計11月開工率將在10月份基礎上小幅提升。11月初下游原料庫存依然不高,加之目前下游利潤尚可,因此預計11月下游對原料采購量將繼續維持在高位。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