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從去年底開始,棉花價格持續走高,9月份以來更是出現暴漲行情,創出15年來新高。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廠家不愿因原料的大幅上漲而上調成衣價格。于是,許多服裝企業開始轉動腦筋,在成衣面料上做文章。浙江非凡雨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婉娟向記者透露:“為了應對棉價成本的大幅上漲,企業只能降低冬衣含棉量,增加了例如滌綸、滌棉、粘膠纖維產品等替代棉制品進行生產。”據周婉娟介紹,以往的一件冬衣,棉料大概占了70%,其他混合材料占30%,而今年有些成衣可能正相反,棉含量只占三四成,而像滌綸、滌棉等化纖材料占了主導地位。
據了解,目前由于化纖面料需求量增大,其價格也水漲船高。近期以滌綸為首的化纖產品,已從9000元/噸上漲到目前的1.3萬元/噸,氨綸、腈綸等化纖面料價格也跟風上漲。但許多商家認為:“相對于一天一價的棉花來說,化纖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其實現在的消費者也越來越不看重衣服的原料成分,款式和價位是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因素。非凡雨服飾的周婉娟告訴記者,以滌綸為主要原料的大衣雖然保暖性比起棉質大衣可能相對差一些,但是混合材料也有自身的優勢,比如易干、不易皺,衣形挺括等。
對于化纖材料的冬裝,消費者是否歡迎,日前記者走訪了市區、柯橋的一些大商場服裝專柜,發現純棉面料制品有所減少,價格有一定的提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纖維、萊卡服飾。“萊卡內衣彈性好、顯體形,價格又實惠,買的人很多。”不少銷售人員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