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是我國特有的生態、經濟、速生和水土保持樹種,從漆樹韌皮部采割的生漆,是一種珍貴的生態材料。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經濟林木的開發、利用不斷廣泛和深入,工業原料的研究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本篇主要依據國內生漆資源的分布,概述了漆樹資源的研究歷史及現狀,旨在說明生漆在目前工業原料開發中的地位以及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生漆行業面臨的挑戰及應采取的措施。
一、漆樹的植物學特性及其在我國分布情況。
(一)、生物學特性
漆樹(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為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樹的汁液,對生漆過敏者皮膚接觸即引起紅腫、癢痛,誤食引起強烈刺激,如口腔炎、潰瘍、嘔吐、腹瀉,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腎病。
漆樹屬漆樹科,落葉喬木,高達20米,有乳汁。漆樹是我國重要的特用經濟林。漆業是天然樹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譽。漆樹可取蠟,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生長迅速,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漆樹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灰巖、板巖、砂巖及千枚巖上發育的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棕壤上均可生長;對土壤pH值要求不嚴,而對土壤物理性質要求較高。喜光照,忌風,宜于背風向陽山地。
(二)、我國漆樹資源狀況
漆樹主要分布于亞洲溫暖濕潤地區,漆樹在我國分布地域遼闊。東經97°~126°,北緯19°~42°之間的廣大區域都有生長。分布遍及13個省、600多個縣,陜西、貴州、湖北、四川、云南、甘肅等省漆樹資源最多,產量最大。陜西秦巴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年生產量約1000噸左右,在該區域內漆樹的數量大、類型多、栽培品種豐富,而且生長快、產漆多、漆質優,產量高,約占全國生漆總產量的60%以上,是我國漆樹的最適栽培區。
二、中國利用生漆的歷史
中國經營生漆的歷史始于奴隸社會。初期由官方經營,以后逐漸擴大到民間。至封建社會后期,我國的漆器手工業已達到鼎盛時期,建筑、廟宇寺觀、王公貴族和大小官員的車服儀仗,日常生活用具、作戰的兵器車船、婚嫁喪葬祭祀等,都要使用大量的生漆。近百年以來,中國的生漆產量及漆器業隨著科技的進步及人們需求的提高,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發展速度更快。是世界生漆主產國和主要出口國,生漆出口量約占世界生漆貿易量的80%左右。總之,中國漆器歷史悠久,技藝精湛,歷來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它與絲綢、陶瓷、景泰藍并駕齊驅,堪稱中國四大手工藝品。
三、國外生漆生產簡況
中國雖然是漆樹的主產國,但在緬甸、柬埔寨、印度、越南、老撾、泰國、日本、朝鮮等周邊國家也有少量分布。其中除印度、日本、朝鮮分布有漆屬主產生漆的漆樹外,其余國家均屬漆屬內的非主要產漆種;或者是漆屬外的其它漆源樹種。但其漆源植物數量、質量及生漆產量的水平都較低。
四、生漆行業發展的利用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從漆樹資源的利用狀況來看,目前主要是通過采集漆樹的次生代謝物——生漆來實現漆樹資源的經濟價值。其開發和利用依舊留存遠古時代的遺風,采集、加工、使用技能依然沿襲古代的傳統,固執地以一種技藝的形式,通過師徒間的傳授,一代、一代的相傳而延續到現在,手段原始落后。至今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種“固步自封”、低速、低效率的運轉方式,極大的阻抑了自身的發展,很難適應現在工業發展的需要。造成這樣局面的主要的問題有:
1、漆樹生產力低
眾所周知,生漆品質隨漆樹品種、產地、氣候、采割時間及采割技術、貯存條件的不同而有變化,品質參差不齊,質量控制難度大。其次,生漆使用過程受自然因子制約,干燥條件要求苛刻,需要控制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其生產周期長,勞動生產率低。
2、生漆含有致敏原
生漆容易引起人的皮膚過敏反應,到現在為止尚無根治生漆過敏的良方。這種致敏反應不但成為從事生漆作業的職業病,更重要的是嚴重阻礙了其在工業防腐領域的推廣應用。生漆本身存在的這些缺陷,使人們轉而尋找其他代用品,開發新型油漆涂料品種,蠶食了生漆市場份額。
3.漆林經營管理粗放,制約著漆樹資源的發展
由于對科學經營漆樹資源的意義認識不夠,沒有制定有效的持續發展、持續利用為基礎的方針、政策。重收割輕培育,經營單一。其次,漆樹造林方法、技術不科學、沒有定向培育漆樹優株優系,其結果是花工多,效果不理想,漆樹品種低劣,產漆量低,嚴重降低了漆林的生態功能和生產力,制約著漆樹資源的發展。
五、生漆產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現代化學工業的崛起,一系列合成高聚物如酚醛樹脂、醇酸樹脂、環氧樹脂、聚氨醋涂料等的出現,使油漆涂料品種和性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現在的油漆行業已經不是舊時的模樣了,它已進入了科學的時代,在眾多領域合成涂料已經取代了生漆,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現代工業體系,這無疑給生漆行業的發展予以無情打擊,造成重創,使其生存的空間日益狹小。
然而,在另一方面。生漆組成結構的復雜性及多功能性決定了生漆涂料產品的優越性,生漆涂膜的致密性,穩定性和三維體型網狀結構,使得生漆涂料具有許多不可替代的突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