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創新助德國漢高黏合劑快速發展
2010-12-10 來源:中國化工報
關鍵詞:黏合劑 德國漢高公司
11月23日,德國漢高公司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學技術展示活動暨黏合劑技術博覽會在位于上海張江的漢高亞太及中國總部舉行,記者在活動期間,就黏合劑技術創新和漢高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問題采訪了漢高亞太技術總監魏格納(MatthiasWegener)博士。
記者:舉辦黏合劑技術博覽會的目的是什么?
魏格納:由漢高黏合劑技術業務部每年舉辦一次的黏合劑技術博覽會,旨在通過產品陳列、海報和現場演示推介漢高的新技術。漢高科學顧問委員會(SAB)在博覽會上介紹了電子、風力發電、汽車和航空等漢高黏合劑應用行業的新趨勢。
記者:SAB的職責和作用?
魏格納:在當今商業環境下,如果僅依靠自身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引入來自于外部的技術專家、新理念和本地化的經驗。基于中國對漢高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我們于2007年在中國設立了漢高全球第一家SAB,成為漢高“開放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SAB由國內科研院校、其他公司和供應商的外部專家組成。他們隨時為漢高重要的技術研發及相關領域重大趨勢提供專業意見,向漢高提供政府項目、融資機會及相關法律法規信息等。
SAB的成立對漢高黏合劑部門的發展極其重要,他們幫助漢高超前預見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直接進入研究領域。例如,采用輕量級構造和燃料電池實現汽車制造業的節能,將新能源環保汽車材料——新的密封劑和降低噪音材料用于燃料電池汽車等,這些“綠色”車輛已在上海世博會成功應用。由于SAB在中國取得成功,漢高又先后在美國、歐洲、日本建立了三個SAB。
記者:漢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功案例?
魏格納:可持續性發展是漢高追求的目標。我們以系統的視角關注整條價值鏈上的可持續性挑戰,因為這與公司的業務活動緊密相聯。我們將這些挑戰分為五大重點領域:能源和氣候,水和廢水,原料和廢料,健康和安全,以及社會進步。我們希望通過業務活動和產品,在五個重點領域都作出貢獻。
作為汽車行業黏合劑、密封劑和表面處理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漢高為眾多汽車制造商提供創新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如車身涂層預處理技術TecTalis;可替代傳統焊接與鉚接等接合技術的結構性黏合劑;可幫助設計出盡可能輕質的汽車、提供最大強度與最優抗沖擊性的Terokal結構性黏合劑與Terocore結構性發泡材料;以及為消費者及工業用戶提供的大量使用了可再生原材料的黏合劑等。
客戶對漢高及其品牌和技術的信任,給予了我們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成功,也為漢高在市場中贏得了優勢。在漢高,高效安全的工藝流程不僅有利于環保、職業健康和安全,也減少了資源浪費,降低了成本。過去5年,按每噸產量計算,漢高的CO2排放量減少了25%、能耗降低了26%、水耗減少了37%、廢水減少了12%。
記者:漢高如何實施本土化人才戰略?
魏格納:創新人才戰略對于漢高中國至關重要,漢高本土化的人才戰略使我們從容地建立了一支由中國頂尖大學畢業、訓練有素的研發團隊,他們很快會趕上那些在歐美的更有經驗的團隊。我認為,中國本土化的研發團隊具有世界級的水準,并且在某些領域已居前列。這些團隊與漢高的全球化項目團隊和研發平臺進行頻繁互動。漢高通過實施3×2人才培訓戰略(公司員工在兩個國家、兩個部門和兩個職能崗位以上工作),使本土化的人才能夠更加熟悉相互之間的工作、經驗更豐富、視野更寬廣、競爭力也更強。
記者:漢高在新一年的發展目標?
魏格納:過去的20年,漢高中國業務發展迅速,目前投資總額已超過4億美元。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下的2009年,漢高在亞太的發展依然保持了強勁增勢,銷售收入從2008年的15.45億歐元增加到2009年的16.57億歐元,其中約30%的銷售增長得益于中國市場的發展。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給漢高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會。除了繼續鞏固以往的優勢領域,漢高還會繼續在風能、光能、動能、特種車輛等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2011年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