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集團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計劃增至50億歐元左右
•建造全新的材料科技生產廠,并對現有工廠進行擴建
•加大研發活動
•聚碳酸酯業務部總部移師上海
拜耳計劃到2016年大幅擴大其高級別材料在華的產能,在拜耳上海一體化基地投資約10億歐元。這意味著拜耳將更為深入地聚焦亞太地區,并預計其將在該地區的客戶行業實現持續增長。聚氨酯原材料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的產能將增加一倍以上,產能達到100萬噸/年,而高性能聚碳酸酯的產能則將達到50萬噸/年。公司還計劃顯著加強其在該地區的研發活動。此外,聚碳酸酯業務部總部將從勒沃庫森移師上海,旨在確保更加貼近亞洲地區蓬勃發展的聚碳酸酯市場。
拜耳集團董事會主席馬爾金•戴克斯(MarijnDekkers)博士說:“擴大在華產能這一舉措是加強我們在新興經濟體現有業務的重要一步。我們希望到2015年將集團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增至50億歐元左右。預計拜耳材料科技將至少占到其中一半的份額。2009財年,拜耳集團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創下了21億歐元的記錄,其中12億歐元來自拜耳材料科技。”
拜耳材料科技首席執行官唐佩德(PatrickThomas)補充說道:“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地區的強勁經濟增長為我們提供了卓越的機遇,我們希望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機遇。對我們而言,在亞太地區擁有必要的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具有極高的戰略重要性。”
唐佩德強調說,這是拜耳材料科技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項投資之一。在銷售額方面,中國是拜耳材料科技在全球范圍內的第二大重要國家。作為到2012年長期項目的一部分,拜耳材料科技在上海投資將達21億歐元。加之今日已宣布的擴能,這意味著投資總額已逾30億歐元。對于提及的新項目,我們已經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提到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簽署的“共同推進拜耳集團上海發展戰略合作備忘錄”,唐佩德感言道:我們非常感謝中央和上海市政府一直以來給予拜耳材料科技的極大支持。合作備忘錄的簽署,表明了我們對中國市場和上海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把最好的產品和技術帶到中國的承諾,也體現了中央和上海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尤其對環保型新材料創新和研發的重視和支持。
五個生產項目
與拜耳技術服務合作開展的五個獨立項目正在計劃之中,這些項目將進一步增加公司在上海化學工業園區的產能。在聚碳酸酯方面,計劃建造一個產能達20萬噸/年的新設施。此外,還計劃將現有工廠的產能從10萬噸/年提高至30萬噸/年。亞太地區目前約占全球聚碳酸酯生產總量的60%左右,而最大的需求則來自中國。這種塑料主要用于汽車業、電子和電氣行業以及建筑業等。
此外,拜耳還計劃增加其用于生產聚氨酯硬質泡沫的原料在上海的產能,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主要用于節能保溫,比如食物冷藏等應用。
為此,公司計劃建造一個年產能達50萬噸的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新工廠。與此同時,公司還計劃將其現有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生產設施的產能從35萬噸/年增加至50萬噸/年。
該項投資計劃的另一部分是擴大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的生產。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是生產優質面漆的一種重要原材料。公司計劃增加其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的現有產能,以滿足短期內的顯著需求,并計劃另外建造一個產能達5萬噸/年的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生產設施。
近期,拜耳材料科技也宣布將在上海和另外三個城市建造五個客戶配套設施,集中關注定制化生產和深加工。公司已為該項目預留了1.1億歐元。
與此同時,隨著公司位于上海的聚合物研發中心的擴展,拜耳材料科技計劃進一步加強其作為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能力。公司計劃全力關注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發揮領先地位的領域,例如風力渦輪及和太陽能電廠等。而位于歐洲和美國的其他研發設施將繼續致力于其他前沿領域,并成為公司全球研發網絡的一部分。
聚碳酸酯業務部的新總部
此外,上海還將成為拜耳材料科技全球聚碳酸酯業務部的新總部。由席爾肯(GünterHilken)博士領導的管理團隊將從勒沃庫森移師上海。搬遷工作定于明年開始。通過貼近客戶,拜耳材料科技考慮到了亞太地區對于全球聚碳酸酯市場的重要性。公司預計這一舉措將加速決策進程,并進一步提高日常工作流程的效率。
關于拜耳材料科技:
拜耳材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產公司之一,其2009年度銷量達到75億歐元(持續經營)。其業務范圍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制造及用于日常生活許多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的發展。所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汽車業、電子和電氣行業、建筑業及體育和休閑行業。2009年底,拜耳材料科技在全球擁有30家生產基地、約14,300位員工。拜耳材料科技隸屬于拜耳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