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石油和化工界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2010-12-2 來源:中國化工報
關鍵詞:石油化工 化學品
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產業合作不斷深化,但也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兩岸石化產業攜手,將共同提高產業水平,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記者在11月29~30日舉行的2010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科技經貿交流大會上得到的消息。
來自海峽兩岸的石化界代表指出,近年來,兩岸石化企業已分別在資源勘探開發、貿易、投資等領域開展了合作,并且通過高層互訪、技術交流、舉辦研討會、共享項目信息等形式不斷加強交流。
代表們一致認為,在兩岸石化工業加深互惠合作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共同的挑戰。一方面,國際石化工業產業格局、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技術創新等加快變化,積極融入國際化發展趨勢是兩岸石化業面臨的共同挑戰。另一方面,兩岸石化工業將承擔更多和諧發展的責任。無論是在祖國大陸還是在臺灣,石化行業都必須推進節能減排,提高健康、安全、環保水平,積極回應社會的期待和要求,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爭取空間,同時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創造更大價值。
為進一步加強兩岸石化產業合作,與會代表提出以下建議:在資源勘探方面,兩岸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聯合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在貿易方面,兩岸可以在國際原油采購以及天然氣采購等方面開展合作,創新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水平;在技術方面,兩岸可以合作研發新技術、新材料,尤其要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質量升級、安全生產等領域開展研發合作;在投資方面,兩岸可以繼續推動雙向投資,產業互補,合理分工;在管理方面,兩岸應加強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據介紹,石油和化學工業是兩岸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兩岸經濟合作的重點行業。臺灣地區雖油氣資源匱乏,但石化產業競爭力較強,煉油能力達6550萬噸/年,乙烯產能超400萬噸/年,4家煉廠加工能力均超過1000萬噸/年,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石化產品出口基地之一。而大陸石化工業已形成擁有40多個子行業、生產6萬多種產品、門類基本齊全、品種基本配套、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完整工業體系,但同時存在著石油和高端化學品依賴進口、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兩岸合作將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的局面。
在本次大會上,來自祖國大陸石化行業組織和企業的400多位代表與臺灣石化行業的200多位代表共同交流。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