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漁船的數量占到了世界漁船總量的1/4,但是其構成情況與世界漁業發達國家差別很大,在我國現有的漁船中,90%是木質漁船,只有2%是玻璃鋼漁船,而在世界漁業發達國家,玻璃鋼漁船船往往占其漁船總數的80%甚至90%以上。
與木質和鋼質漁船相比,玻璃鋼漁船具有航速快、穩性好、抗風能力強、更節能、更環保等諸多優勢。研究表明,與同馬力、同尺度的鋼質漁船相比,玻璃鋼漁船航速高0.5-1節,節油性高10%-15%,經濟效益高15%,年均維修費用則低50%。毫無疑問,我國玻璃鋼漁船的整體品質與世界先進漁業國家相比差距極大。
事實上,我國早已把玻璃鋼漁船作為現代化漁船的主要類型加以發展。“九五”以來,我國在玻璃鋼漁船領域進行了一些研發,也形成了比較好的技術基礎,建造了一些較先進的玻璃鋼漁船。然而,到目前為止,玻璃鋼漁船在我國的發展整體上來說還十分緩慢。究其原因,很明顯的一點是玻璃鋼漁船的造價比較高。據測算,在相同條件下,玻璃鋼漁船的造價比木質漁船高50%,比鋼質漁船高25%。此外,我國在玻璃鋼漁船建造技術方面仍有一些難點需要突破。
前些年我國在玻璃鋼漁船推廣方面面臨的更多是一個系統性構建的問題,而不是技術性突破的問題。比如,目前漁船的建造監管很困難,沙灘造漁船的不少,這樣建造出來的漁船,其質量可控性無疑是很低的。而玻璃鋼漁船在建造方面跟木質和鋼質漁船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后兩種漁船是用現成的材料去造船,玻璃鋼漁船則是材料與結構的可設計性和材料、工藝和建造同時進行。因此,其建造需要造船企業對整個生產體系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和技術水平。所以,如何保證高質量的玻璃鋼漁船的建造,就成了當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再比如,漁港條件、整個海區的停泊條件等使用條件的優劣,也會對玻璃鋼漁船的發展與否造成重要影響。
很長時間以來,我國漁船行業在設計和建造方面不夠規范,沒有形成完善的船舶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總體上還落后于玻璃鋼漁船建造的要求。我國漁船以及相當一部分漁船配套產品是由一些小廠生產的,其產品質量不容樂觀。比如,船用救生圈和救生衣在2003-2006年4年的國家監督抽查中平均合格率僅為54.3%,2008年和2009年YJ型漁用氣脹式簡易救生筏在行業監督抽檢中的合格率僅為50%和30%。為推廣玻璃鋼漁船創造更好的行業條件,我國現有的針對漁船建造漁船用品制造的監督檢驗機制、法規環境、技術手段等還有待完善。
玻璃鋼漁船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國應該技術先行,在健全相關技術規范保證建造質量、改善港區環境的前提下,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補貼的方式,大力推廣玻璃鋼漁船。由于我國木質漁船數量巨大,對現有木質漁船進行玻璃鋼被覆是當前易行且有效的好方法。玻璃鋼被覆能夠提高現有木質漁船的技術性能,且價格較低,易被漁民接受,可作為一種過渡方法,為將來玻璃鋼漁船的推廣打下基礎。在國外,用玻璃鋼被覆木質漁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便已出現,近年來我國上海及浙江舟山等地已先后進行這類試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