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行業發展思路 研究完善相關標準
近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紡織品的生產和銷售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功能性紡織品卻是一枝獨秀,市場非但沒有受到影響,銷售情況反而節節攀升,功能性紡織品已經成為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每年舉辦的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也成為該領域頗有影響力的活動。歷屆大會都較超前地從不同側面、不同領域探討了功能性紡織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健康發展以及亟待完善相關標準應該采取的措施。國內外高校專家學者還會帶來材料、新纖維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國功能性紡織品在紡織服裝領域快速發展的同時,隨著產學研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發和應用正在向建筑、運輸、醫療、衛生、航空、航天、水利、交通、農業、能源、軍事、國防等多領域多學科深入拓展。但是,標準的缺失或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因此,研究探討完善功能性紡織品相關標準的措施也成為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健全和完善的標準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引導行業有序發展的風向標。
發布行業最前沿信息和最新技術
10年來,共有美國、韓國、日本及我國香港、臺灣等地的著名專家學者及內地大學教授、企業家、技術人員約400余人次在大會上做過報告,會議代表超過2千人次;共收集了國內外有關紡織及新材料的科技論文863篇,有20多項科技信息為我國首次發布;發布了可供開發的科研成果近百項,有10多項科研成果得到轉化。該研討會已成為功能性紡織品領域較有影響力的活動,成為一個多學科、多領域、多層次的學術及科研成果的交流平臺。最近三屆研討會又增設了“論文獎”及“報告獎”,為企業中的工程技術人員及在讀碩士、博士提供了一個發表學術成就的機會,三年來共有108人次獲論文獎,18人獲報告獎。
該研討會的最大特點是前沿性信息量大、可應用性技術多。如十年前,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納米纖維的研究和新進展”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關于納米材料在紡織上的應用等文章在研討會論文集上發布后,這類技術在紡織領域遍地開花。一些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后已將其成果產業化,有的還獲得獎項。如燕山大學的李青山教授通過參加歷屆研討會就與數十家企業取得了合作開發功能性紡織品的項目,其中,與十來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包括“品德實業(太原)有限公司”、“北京銅牛集團”、“張家港安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有些合作項目獲得紡織科技進步二等獎或三等獎。
為企業出謀劃策助企業開拓創新
功能性紡織品研討會深受地方政府的歡迎,因為研討會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新技術、新信息,還請到一批著名專家為當地企業進行診斷、出謀劃策。如第十屆研討會即應常州市政府邀請在常州舉辦,常州依麗雅斯遮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承辦,會議代表應邀到該企業考察咨詢后,專門召開了座談會,中紡院、總后軍需所及一些高校的專家提出了不少企業發展的有關建議,會后又多次請有關專家來企業講課、座談,協助企業制定發展規劃,很快企業就開發了一批功能性紡織產品,并積極準備進一步與這些專家合作,加快企業創新進程。
每屆會議結束后,都會有很多代表給會務組發來感言,前西安工程大學副院長朱寶瑜寫道:多少年,多少酸甜苦辣!你們為研討會的付出值得,我為你們的成就喝彩!為你們的現在和將來加油,你們越來越贏得科技工作者與企業界的支持和響應,會議開得越來越好!論文集出得也越來越好!目前“第11屆功能性紡織品、納米技術應用及低碳紡織研討會”正在火熱籌辦中,據活動主辦方透露,一些單位正在聯系成為會議的冠名、協辦、承辦、支持單位,一些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已提交了論文題目和部分論文,會議籌辦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