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業或成發改委低碳新標準規范重點目標
2010-12-3 來源:聚氨酯中國網
關鍵詞:UV/EB涂料 低碳新標準 再生降解技術
近年來,我們時常會看到新的環保技術和特殊功能的涂料技術,以及水性技術、高固含量涂料和UV/EB涂料等,但是對于其生產流程上很少關注。化工企業的規范化,主要是從使用節能環保設備、使用可再生的化工資源、使用再生降解技術減排等幾個方面監控,從而最終使涂料生產流程也符合低碳標準。另外,也可以從其他方面控制資源的使用,提高資源產出率。
1.涂料行業首當其沖受重創
資源產出指標主要是指消耗一次資源(包括煤、石油、鐵礦石、10種有色金屬稀土礦、磷礦、石灰石、沙石等)所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按不變價計算)。該項指標越高,表明自然資源利用效益越好。涂料行業生產原料以石化制品、煤加工副產品合成或植物提取、合成產品為主,生產過程副反應多,產生廢棄物組分復雜。生產過程使用大量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如苯、苯酚以及衍生物,具有較強刺激性氣味。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CODCr常幾萬mg/L)、色度高、含鹽高、pH極端、難生化降解等特性。國家一旦制定資源產出率指標,涂料行業首當其沖會受到重創。那么,為了穩定涂料行業的發展步伐,涂料企業也必須做出節能減排、技術更新的準備。
2.生產技術與流程共同實現綠色生產
我國已逐步推進涂料企業的減排之路,早在2009年,北京市逐步淘汰全市污染嚴重的生產稀釋劑、涂料、油墨、黏合劑等小型化工企業和鑄造沖天爐、單段煤氣發生爐等生產工藝及設備。據悉,涂料作為石化行業的一個細分行業,近年始終在強調如何降低能耗,提高產業經濟。如何提高資源產出率,將成為2010年乃至“十二五”計劃中對于涂料產業健康發展尤為關鍵的措施。
提高資源產出率,制定低碳衡量標準,可以說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性涂料溶劑的發展,促進了水性涂料成為主流。面對發改委欲出臺的“低碳”標準,涂料行業也做了準備。近年來,涂料行業一直致力于開發低污染、高固體份或無溶劑(包括粉末、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耐高溫隔熱保溫涂料和耐1700℃高溫防腐涂料);開發低環境風險的防污技術和防污涂料;開發非鉛、鉻的防銹顏料及替代品;開發鈦白粉、氧化鐵顏料的清潔生產工藝;積極制定涂料行業清潔生產工藝評價標準等,以推動涂料行業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
日前,南海第四屆“青商伴你行”之企業管理優化方案設計大賽進行決賽,在這次活動中,來自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勞惠姬和另外的3名大學生組成的“草船”隊針對時利和集團旗下的涂裝膠工廠涂料桶的返回率較低的現狀,4名大學生提出實行流水線清洗作業等方案,使得該公司空桶返回率上升到95%。由此可見,我們可以在多方面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最終實現節能低碳。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