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謹慎對待
化纖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在此嚴峻形勢下,化纖行業應該如何應對?企業又如何規避市場風險?
鄭植藝認為,首先,化纖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表面上看是強勁的市場需求拉動導致的,但明顯帶有棉花炒作造成其價格虛高的惡性因素。根據國際農產品期貨運行規律,以及這次游資集中炒作棉花的特點,鄭植藝判斷,目前在大量游資伺機出逃的影響下,有可能造成后期市場的急劇下跌,會引起化纖上下游產品價格驟降,有可能會出現2008年9~10月金融危機沖擊下曾經出現過的紡織化纖整個市場價格嚴重紊亂的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端小平介紹,世界棉花市場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狀態,美歐等國家和地區有高額的種棉補貼,我國有棉花進口配額、滑準稅和國儲棉機制。在此情況下,市場出現了15年不遇的價格大幅上漲的劇烈變化,是值得我們這些宏觀領域工作者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
在此情況下,端小平提醒企業,面對這種嚴峻形勢,企業最重要的是要調整好心態,不要恐慌,與之前我們反對惡性炒作一樣,我們同樣反對恐慌性拋售等不理性競爭行為,暴跌與暴漲對上下游企業都是十分不利的。必要時,企業還可以通過適當增加產品庫存、降低開工率等方式,來穩定市場,恢復供求平衡。端小平提出了三條措施:
第一,國家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擴大內需增長的決心和措施沒有變,內需繼續增長的勢頭沒有變,支持化纖行業發展的基本動力依然存在。
第二,從市場情況看,近幾天化纖產品價格雖現疲軟,但依然漲跌互見,企業基本保持產銷平衡,庫存壓力不大;另外,化纖市場上中間商的力量不強,庫存不多,囤積和拋售的壓力都不太大。
第三,從當前的化纖價格看,化纖與棉花相比,仍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
另外,針對棉花價格的大幅波動,端小平補充道,棉花是農副產品,按照一般的市場規律,明年市場就會逐步得到合理回歸,化纖行業也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他認為,首先要做好化纖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下滑的準備工作。一是要控制好庫存,主要是減少原料和產品庫存;二是備足現金流,如在目前利潤較好情況下企業可預提一些虧損準備金;三是化纖行業將會盡量提高開工率,增加供應量,緩解市場供需矛盾。目前,前期已停產的切片紡企業正在加速恢復生產,再生聚酯企業也購入原生切片提高裝置利用率,所以滌綸長短絲的市場供應量正在逐步增加,有利于穩定價格、穩定市場,加速市場合理回歸。
抓住時機提高競爭力
據了解,當前化纖行業投資高速增長,1~9月實際完成投資額增長49.36%。據說,巴馬格、TMT、北京中麗等化纖設備制造商的交貨期已排到了2014年初。在化纖行業的又一輪上升期內是否已經出現投資過熱的現象呢?鄭植藝分析,首先,從化纖行業的實際可投資能力講,不存在投資過熱。他算了一筆賬,看看目前行業投資能力到底有多大。2008年化纖行業僅固定資產折舊就有740億元,按60%用于再投資計,加上當年利潤82億元的60%用于投資,行業自有投資能力總計為493億元。今年1~9月行業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7億元,同比增長49.4%,但絕對額不大,全年估計在370億元左右,僅占自有投資能力的75%。這個數字還是在沒有考慮銀行貸款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
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近兩年化纖行業投資增長較慢,企業賬面的富余資金較豐富,需要尋找新的投資領域。
第三,國家增值稅改革實施以來,正趕上爆發金融危機,其引導投資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第四,化纖抽絲企業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都要抓住技術進步的良好時機,快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鄭植藝強調,對化纖行業投資的快速增長,協會需要高度關注,關鍵要加以正確引導。當前的競爭不再是私企與國企的競爭,也不是和同行企業競爭,而是技術競爭、管理競爭、經營理念的競爭和全球謀略的競爭。因此,從行業角度講,協會要著重做好幾項工作:
一是要正確認識當前全球經濟、我國經濟及紡織、化纖行業經濟運行趨勢和規律。爭取協調步伐,盡量避免重疊困難的再次發生。這對我們掌握投資節奏至關重要。無論發生什么,2011年化纖行業的調整態勢已初見端倪。
二是要引導行業的投資熱情轉向技術改造。假如50%的投資能力用于技術改造,用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行業的調整升級就會明顯加快。行業協會要進一步做好用高新技術改造化纖傳統工藝技術的引導工作。規模化發展、纖維新材料研發是個別優勢企業參與的事情,絕大多數企業都要致力于產品差異化、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的開發和發展。“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大家都充滿希望。
關于如何投資,端小平也介紹,協會一是要盡快完善行業投資預警系統,并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引導企業避開投資高峰,降低投資成本,避免集中投產,降低運營風險。
二是要繼續積極推動實施“走出去”戰略,主要是立足解決國內短缺的原料供應問題,另外可以將部分常規產能轉移出去,占領國際市場。目前這方面工作已經取得了良好開局,還需要繼續加強引導、推動,做好服務,爭取明后兩年邁出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