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山裝備制造業發展展望
1、新動向:內需不減,機遇不停
佛山市政府近期提出打造12大產業高地,其中數字化成套化機械裝備代表了佛山未來機械裝備行業的發展方向。據羅百輝了解,佛山的機械裝備企業主要是供給國內與日常消費品相關的輕工業,因此只要國內消費市場不斷向好,機械裝備企業就會遇到機遇。從國內外整體走勢來看,今年的經濟形勢至少會比去年要好一些。國家刺激內需的政策還會陸續出臺,一些企業受此拉動,增添、置換設備就難免。去年國家出臺了《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佛山的機械裝備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2、新挑戰:薪酬雖高,人才難留
要想在機械裝備領域做強做大,就須吸引技術、管理人才的加盟,但人才的問題卻讓目前佛山的機械裝備企業苦惱不已。
在去年年末一次市經貿局的調研中,力豐機床執行總經理楊振敏坦言,在相對偏遠的工業區,高端人才因缺乏都市生活的體驗難以安心下來發展。
佛山市源田床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德鏘表示,源田普通的技術工人月平均工資在4000~6000元,一些大學生來企業后工資更高,但就是不愿意下到一線。
羅百輝分析認為,企業留不住人,涉及到佛山市的城市建設、工業園區配套、新一代大學生生活價值觀變化、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需要政府、企業和求職者共同來尋求解決方案。
3、新定位:世界級現代制造基地
佛山產業將定位為世界級的現代制造基地、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服務中心,與廣州形成廣東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日前,佛山市發展改革局公布《佛山市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規劃(2009-2020年)》,細化了市域各區域產業發展重點,并進行產業空間布局,提出要發展“一核、二帶、三區、多組團”;該規劃同時透露,投資3000多億元構建佛山現代產業體系雛形的十大工程,近期將開始建設。
一核
包括禪城區、南海區的桂城以及東平新城。重點發展金融、會展、物流、文化創意、商貿、休閑、旅游、信息、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與高科技含量的優勢傳統制造業等精品經濟.
東部南北產業發展帶
以佛山中心組團、大良容桂為主軸,北向大瀝和里水、南向中山延伸,東、西兩邊擴展
因與廣州緊密相連,將重點發展家電、電子信息、機械裝備、新光源、環保、高端陶瓷和紡織、創意設計、會展、物流及專業市場等產業,逐步打造成為現代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產業帶
環西北西南生態經濟發展帶
三水西北部、云東海和高明區與周邊市接壤山區及南海區部分區域
發揮生態資源和人文、水文景觀優勢,逐步打造成“廣佛(珠三角)都市圈生態旅游經濟帶”,珠三角西岸的旅游休閑勝地.
大良容桂總部經濟區
打造成特色總部經濟基地和高端服務機構的聚集地
西南新興產業商貿區
重點發展新材料、食品飲料、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金屬材料加工、家具等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專業市場、旅游等服務業,逐步打造成新興產業和現代商貿基地.
西北現代工業科教區
重點發展新型顯示器件、電子電器、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食品飲料、金屬加工、光伏、生物醫藥、節能光電照明等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設計、商務、高等職業教育、培訓等現代服務業,逐步打造成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現代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