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良好的市場前景,煤制乙二醇正引發行業的密切關注。
以生產醋酐為主的丹化科技在近期披露的年報中表示,雖然背負4488萬元的虧損但仍給出'10轉10'的分配預案,該公司的人士稱,隨著公司乙二醇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推動公司在今年業績的好轉。
事實上,繼去年作為國家支持的重點示范工程項目,被列入石化振興規劃后,煤制乙二醇便成為了市場中的熱點。
記者了解到,由于我國聚酯產業的迅猛發展大大提升了對主要原料精對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的需求,但乙二醇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國內聚酯產業所需,2008年國內乙二醇的供需缺口為520萬噸,自給率不足30%,只能通過大量進口以滿足下游需求。
亞化咨詢提供給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的乙二醇進口量超過580萬噸,比2008年增加12%。從2000年到2008年期間,我國乙二醇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18.4%;同期國內乙二醇供給量年均增長率為12.3%,國內產量增長遠不足以滿足需求增長。
國內乙二醇的供需缺口引發業界對煤制乙二醇的關注,相比石油制乙二醇,擁有豐富煤炭資源儲備的中國發展煤制乙二醇優勢明顯。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多家研究機構與工程公司的參與,將使我國煤制乙二醇技術開發與工程化迎來多家競爭的局面。
中科院無疑是其中的先行者,其下屬的福建物構所研究了合成氣制乙二醇核心催化劑關鍵技術。
據介紹,該工藝采用CO、NO、H2、O2和甲醇等作為原料,采用草酸酯氧化偶聯法制取乙二醇,開發了偶聯和加氫催化劑,探索出煤制乙二醇產業化新路線,并先后進行了300噸級和萬噸級的合成工藝試驗。
2009年12月,采用中科院物構所技術的全球首個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項目——通遼金煤2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項目打通全流程,完成一周的試運行并產出合格產品。預計該項目將于2010年進一步調試以實現商業運營。
在此之前的9月,湖北省化學研究院完成了'煤制氣合成聚合級乙二醇新技術'中三項關鍵催化劑的研究,并通過了小試成果鑒定。三項關鍵催化劑包括選擇性脫氫、草酸二甲酯合成和草酸二甲酯加氫。
此外,華誼集團上海焦化公司聯合有關高校和研究機構也進行了煤制乙二醇核心技術的研發,并在籌建萬噸級中試裝置。天津大學等高校和其他工程公司也在進行煤制乙二醇的技術研發工作。
或成新亮點
煤制乙二醇已不再停留在科研層面,一些新的煤制乙二醇項目正在逐漸進入量產階段。
2010年1月,由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化學研究院、鶴壁寶馬集團三方合作的煤制合成氣生產乙二醇中試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鶴壁市山城區寶馬集團舉行。將依托寶馬集團現有的甲醇裝置和工程設施,建設年產300噸乙二醇中試裝置和20萬噸級工業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