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廢輪胎和舊輪胎本來就很難區分;廢舊輪胎如何區別,除了憑經驗,還有就是需要依靠專門的儀器去識別,通常需要通過激光全息輪胎無損質量檢測才能識別,而該檢測設備一臺價值20多萬美元,檢查的過程必須對胎體進行嚴格檢測,如果胎體沒被破壞,才可以確認是舊胎,反之就是廢胎。如果一旦允許進口舊輪胎,舊輪胎的進口量會很大,海關只能抽檢,必然會有大量的廢輪胎摻雜著進來。這樣的結果是,不但帶來環境和安全隱患,對國家質檢部門的執法工作也是嚴峻挑戰。眾所周知,廢舊輪胎具有很強的抗熱、抗機械性,若是將它埋在土地里,一百年也不會分解腐爛。若是長期露天存放,極易滋生蚊蟲、引發傳染病,并易造成火災、且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嚴重污染環境。歷史上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我國都曾因大量堆積的廢舊輪胎起火,除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進口舊輪胎:有安全隱患,同樣和廢胎一樣污染環境。為減輕環境和安全隱患,我國必須將舊輪胎列為禁止進口目錄,從法律、法規方面賦予海關、質檢部門權力,讓他們理直氣壯地將舊輪胎阻止在國門之外。
3、我國的廢舊輪胎產生量已經很大;根據我國08年輪胎產量3.5億條,09年輪胎產量3.9億條,以及每年報廢數量巨大的力車胎、摩托車胎、自行車胎、膠管膠帶、膠鞋和橡膠制品等不計,僅每年的廢舊輪胎產生量即達2億條,重量在600萬噸以上,需要行業處理,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所以下力氣處理好國內的廢舊輪胎是根本。輪胎翻新在我國長期處于落后狀態,最近幾年我國輪胎翻新量只占新胎的4%,遠遠低于世界的10%的翻新率。翻新輪胎、變廢為寶,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點首先要立足國內,隨著國家限制超載力度的加大,用戶使用輪胎觀念的改變,我國翻新輪胎的胎源將逐漸增加,翻新輪胎也應立足于國內的胎源。
4、進口舊輪胎會嚴重沖擊我國輪胎產業;目前我國輪胎產業連同流通領域等配套產業從業人員達二百多萬人,輪胎工業總產值己達到3000億元以上,在遭受美國輪胎特保案、歐洲REACH法規等限制下,我國輪胎出口已經面臨很大的難題,現在又要大量進口舊輪胎,這對我國輪胎產業將造成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害,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