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以來,出口產品屢遭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性貿易措施(TBT)的影響。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TBT已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
浙江是外貿大省,也是遭受貿易技術壁壘的“重災區”。為提高我省企業應對技術壁壘的能力,本報與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標準化研究院、省WTO/TBT-SPS通報咨詢中心聯合推出“技術性貿易措施面對面”專欄,定期邀請專家及時解讀最新指令、發布重要預警、提出產業政策建議、分析典型案例,與廣大出口企業一起破壁攻壘。
歐盟限用化學物質指令 導致玩具企業損失慘重
省標院千方百計幫助浙企應對貿易壁壘
歐盟發布的第76/769/EEC號指令,主要由限用化學物質名稱和限用條款組成。如規定投放市場中玩具或玩具部件中游離態苯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5毫克等,該指令為動態指令,歐盟每年均增加新的規定和條款。
截至去年6月4日,該指令總計進行了64次修訂,共涉及58個大類,4萬余種化學品,包含了除食品、化妝品外幾乎所有日用消費產品。
歐盟頒布以上指令的目的,是保護其成員范圍內民眾的健康和環境。由于歐盟科技實力領先,該指令在化學物質限用領域走在世界前沿,但無形中也對我國產品出口歐盟形成技術壁壘。
據統計,從2007年至2009年6月1日,我國產品因化學物質含量超標而被歐盟通報的批數占工業產品總通報批數的比例逐漸增加,2009年達到了38%,其中尤以玩具為甚,出口企業遭受嚴重損失。
為幫助企業應對這一技術性貿易措施,省標準化研究院特編譯《歐盟日用消費品中化學物質限制銷售和使用指南》一書,并針對相關出口企業開展宣傳和幫扶工作。
此外,還深入全省多家單位調研,聯合檢測單位開展皮革、紡織品等輸歐產品中全氟化合物(PFOS)監控、預警系統研究、鞋類產品綠色供應體系研究等項目,以建立我省的歐盟化學貿易措施應對平臺。(欲知詳情請登錄www.zjtbt.gov.cn,或致電0571-85786232 8578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