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力氣推動產業升級 淘汰落后產能和科技進步是石化產業升級兩個最為重要的支撐
在趙俊貴看來,產業布局調整的過程也是石化產業升級的過程。
“淘汰落后產能和科技進步是石化產業升級兩個最為重要的支撐。”趙俊貴說。
《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規定,對煉油行業采取區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萬噸及以下低效低質落后煉油裝置,積極引導100萬至200萬噸煉油裝置關停并轉,防止以瀝青、重油加工等名義新建煉油項目。
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要堅持加快技術改造與推進自主創新相結合。加大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力度,推動產業技術進步;強化技術改造,促進石化產業技術的系統化和集成化;加強關鍵和前沿技術研發,增強自主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中國石化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9年,中國石化積極推進煉化布局和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品,不斷增強煉油化工競爭優勢。2009年新增煉油能力1600萬噸,新增乙烯能力100萬噸,天津乙烯項目和福建乙烯煉油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均得到積極推進。
同時,中國石化依托一批成品油質量升級改造項目,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中高檔產品比重,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和油品質量升級。
通過簡化工藝流程、實施裝置間熱聯合、熱進料,采用高性能的催化劑及新工藝,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等,中國石化進一步降低裝置能耗物耗,優化壓縮項目建設投資,以較少的投資、先進的耗能指標、較低的操作費用實現油品質量升級。以上措施改造完成后,可生產歐Ⅲ標準汽油占64%,歐IV標準汽油占36%。其中高標號汽油比例達75%。
趙俊貴表示,加快石化產業的布局調整,首先應提高對產業調整重要性的認識,應從國家發展和行業發展的全局考慮,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其次,在政府加強審批科學性的同時,也應組織行業協會加強科學規劃研究,對不利于石化項目長遠發展、不利于安全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項目應設置強制性規定;第三,在石化產業發展的制度規劃上,應完善投融資、財稅政策、土地等相關配套政策,提高石化項目環保、安全方面的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