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邦漆的經銷商們都收到了一個通知,今后不允許產品放到網絡銷售。在行業其他競爭品牌都在為電子商務摩拳擦掌之際,立邦的這一做法讓很多業內人士感到不解。
立邦公司給出的解釋是,網絡上越來越多的假貨已經使公司的信譽受到了嚴重損害。但據行業人士分析,立邦此番“收權”恰恰是在為公司總部進軍電子商務鋪路。
涂料行業在物流和售后服務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這也是行業企業雖對網絡銷售的前景垂涎不已,但又遲遲不敢邁出這一步的一個重要原因。立邦涂料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公司未來肯定會重新殺回網購,但還在等待合適時機。
80%網售產品無法確認來源
李彬(化名)與立邦的經銷合同2010年3月1日到期,在他與立邦簽訂的新一期經銷合同里,增加了一條醒目的約束條款:未經公司許可,經銷商手中的立邦漆產品都不得進行網絡銷售。
3月17日,立邦中國區企業品牌傳播高級經理吳佳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稱公司已決定全面禁止旗下經銷商進行網絡銷售,所有在2010年3月到期的經銷合同中,這一約束條款都會在新合同里明確。
吳佳倫解釋稱,2008年起,公司陸續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在網購立邦漆時遭遇假貨。公司隨即組織專門團隊對網絡上銷售的立邦漆產品進行調研,他們驚訝的發現約80%的網售產品無法確認來源。
“這個行業有些特殊,首先是產品跟消費者的健康緊密關聯,另外是售后服務環節程序比較多。”吳佳倫說,而一旦網購的產品無法確認來源,上述程序公司都無法跟進。隨著一些消費投訴事件的發生,公司的信譽受到了嚴重損害。
在立邦全面禁止經銷商網絡銷售時,它的競爭對手卻都或多或少已開始涉足電子商務這一領域。如國內涂料企業嘉寶莉在2009年的上半年就已開通了其官方直營B2C電子商務網站,還有很多品牌也正在組建電子商務的專業團隊。
立邦的這一做法也讓很多業內人士感到不解。據吳佳倫透露,立邦在收緊經銷商網絡銷售政策的同時,2009年投入到網絡營銷的費用就超過了3000萬元。
之前,受國內一些涂料企業委托對國內電子商務市場做調研時,贏道顧問總策劃鄧超明就發現,盡管整個涂料行業在電子商務領域普遍未成氣候,但在淘寶等銷售平臺上,立邦與多樂士的銷量要遠遠領先其他品牌。
因此,在鄧超明看來,立邦此番“收權”舉措另有意圖,即立邦中國總部打算以網絡商城或旗艦店的方式進入,這樣既能確保公司不至于失去涂料行業電子商務的新機會,又能有效避免經銷商自己做帶來的躥貨、假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