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輪胎強制認證不久即將實行。因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時稱,必須到印方指定的唯一檢測機構進行測試,方能拿到“上崗證”,因而引起了中國輪胎企業的普遍擔憂。對此,印度汽車輪胎制造商協會總干事拉吉夫·巴拉賈(Rajiv Budhraja)予以澄清。他解釋說,其實中方企業到任何一家通過ISO體系認證的測試中心完成所需測試,并提交到印度相關機構,即可獲得認證資格。
拉吉夫·巴拉賈表示,此前中方企業普遍認為必須到印度標準局指定的機構——印度公路運輸中央研究所進行測試,其實是對該命令的誤讀。
據拉吉夫·巴拉賈介紹,印度標準局制定的《汽車用充氣輪胎和內胎(質量控制)命令》將于今年5月生效。該命令對所有兩輪和三輪摩托車用充氣輪胎、乘用胎、商用胎以及所有充氣輪胎的內胎實行強制認證。生產、進口、存儲、經銷及分銷以上輪胎的個人或企業,必須到有關機構進行測試,在合格產品上打上相應標識才可在印度生產及流通。
拉吉夫·巴拉賈說,只要中國測試機構符合印度標準局的要求,中國輪胎企業在國內進行測試即可。這一新規之所以會被誤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印雙方缺乏溝通。印度輪胎行業近年來發展很快,其對各種配套材料需求迅速增加。中國出口到印度的輪胎原材料和設備數量不斷增多,印度已經成為中國橡膠行業的出口大市場。但中國橡膠行業屢次被印度反傾銷,輪胎、炭黑、橡膠助劑和橡膠機械都沒能幸免,除經濟等原因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印度方面對中國橡膠行業了解不夠。
談到去年世界第一大天然膠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與世界第一大天然膠生產和輸出地區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進行了正式對話會議,并達成六點共識,拉吉夫·巴拉賈表示這種方式非常好,他希望中印雙方橡膠行業也能盡快坐下來,聽取彼此的需求和意見,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他已經邀請中國橡膠協會擇機赴印度訪問,希望今后能夠攜手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