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極為迅速,全球超過50萬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國。我國的城市化建設目前正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大量建筑拔地而起。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在城市規劃與建設過程中缺乏對色彩的深刻認識,沒有統一的色彩規范和監督管理,建設領域的色彩應用比較混亂,造成了建筑和環境上的視覺污染,給城市形象的塑造帶來負面影響。
為了探討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色彩問題,由中國新聞社和全國市長培訓中心主辦的“首屆中國城市色彩高峰論壇”將于2010年4月3日在北京舉行。據論壇主辦方負責人介紹,本次論壇旨在展示近年來中國城市色彩規劃成果,建立城市色彩規劃理論研討平臺,推動中國城市形象個性化塑造和城市色彩建設,讓人們了解更多的色彩規劃規律,引領人們以更加科學理性的眼光去審視城市色彩問題,讓城市色彩規劃理念深入到城市決策者和建設者中去。無論從加速建構我國城市色彩建設理論學說、有效改善我國在城市色彩領域中存在問題的角度,還是從探討開展城市色彩建設的實施層面,本次論壇都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城市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體現著城市的個性和品位,展示著城市的形象和風格,是城市管理水平的標志。論壇期間,中央美院丁園教授、重慶大學馬武定教授、美國龍安饒及人先生、南開大學薛義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位市長,將共同探討我國城市建設規劃色彩新戰略,以期更多地減少色彩應用不當而造成的視覺污染,使我們的城市更加和諧與美麗。
據介紹,涂料的應用為城市色彩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本身所擁有的多彩、可調配的色系具有面磚等外墻裝飾材料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在城市色彩建設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受托修訂我國建筑涂料行業標準、引領中國涂料產業產品升級、科技進步和環保化進程的論壇主辦方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論壇期間將組織涂料專家進行城市色彩建設演講,為城市發展提供建設性策略。
新聞背景: 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類集中居住地,所謂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城市地下設施及地面建筑內部裝修與城市色彩無關;地面建筑物處于隱秘狀態的立面,其色彩無法被感知,也不構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為文化色)兩部分構成。
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廣場路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都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標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同時,由于色彩產生于光折射,各種物體原色,會根據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城市色彩還可分為單體原色與視覺效果色。同樣黃色建筑,是臨海而建,還是背山而立,是獨立存在,還是夾縫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