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氣化技術助煤化工清潔生產
2010-3-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煤化工 甲醇
連續加壓煤氣化技術包括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經濟型氣流床分級氣化技術、HT-L航天爐粉煤加壓氣化技術。該技術適用于以天然氣、油、無煙塊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甲醇企業實施原料結構調整改造,或用于新建合成氨、甲醇裝置。
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由華東理工大學和兗礦集團自主研究開發,其工藝為:水煤漿經隔膜泵加壓,通過4個對稱布置在氣化爐中上部同一水平面的工藝噴嘴,與氧氣一起對噴進入氣化爐進行氣化反應。氣化爐的流場結構由射流區、撞擊區、撞擊流股、回流區、折返流區和管流區組成,通過噴嘴對置、優化爐型結構及尺寸,在爐內形成撞擊流,強化混合和熱質傳遞過程,形成爐內合理的流場結構,達到良好的工藝與工程效果。
經濟型氣流床分級氣化技術由北京達立科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山西陽煤豐喜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該技術的工藝為:原料(水煤漿、干煤粉或其他含碳物質)通過給料機構和燃料噴嘴進入氣化爐的第一段,采用純氧或富氧空氣作為氣化劑,可以采用其他氣體如二氧化碳、氮氣、水蒸汽等作為調節介質控制第一段氧氣的加入比例,使第一段的溫度保持在灰熔點以下;在氣化爐第二段再補充部分氧氣或富氧空氣,使第二段的溫度達到煤的灰熔點以上并完成全部的氣化過程。
HT-L航天爐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自主研發。該技術的工藝為:原料煤經磨煤干燥后,加壓輸送到氣化爐內,采用環形水冷壁、煤粉頂燒單燒嘴,多路煤粉單一氧煤比,粉煤與純氧和水蒸汽在高溫下發生反應,生成主要含一氧化碳和氫氣的粗煤氣。
連續加壓煤氣化技術解決了天然氣、油、無煙塊煤原料供應不足的難題,使煤化工原料結構調整成為可能;提高了煤化工行業清潔生產水平和原料及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了固體廢物的產生與排放;避免了氣化過程中含硫化物、一氧化碳的工藝廢氣排放。
該技術已入選氮肥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推廣技術目錄,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