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石乙烯各有利弊 PVC生產成本看臉色
2010-4-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PVC 乙烯
河北金牛化工和山東信發化工是此次調研活動中最先接觸到的兩家PVC生產企業。兩者的相似之處在于,目前的設計產能都在20萬噸出頭,都計劃再建40余萬噸的產能。但兩家公司在對待生產成本和銷售方面的問題時態度迥異。
金牛化工的銷售部副部長吳杰坤首先肯定了PVC型材終端銷售市場價格變化空間不大的說法。既然終端消費價格變化不明顯,那么是否是PVC生產企業和加工企業議價能力的高低決定了誰的利潤空間更大,PVC產品的定價權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
“金牛化工是采用乙烯法生產PVC的,跟電石法相比,生產成本受國際油價影響較大,但成品品質較好。”吳杰坤表示,目前國內的乙烯法生產PVC的企業所需的EDC、VCM等原油副產品全部依賴進口,因此生產成本對國際油價的變動非常敏感。“在國內,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石化巨頭掌握此類原材料,但都供給其內部的下游企業生產,從不對外銷售。因此,國內乙烯法生產PVC的企業只能依賴于原材料的進口。”吳杰坤認為,這種情況客觀上大大削弱了國內乙烯法生產企業對原材料的議價能力。
“公司產品的定價主要參考競爭對手的出廠價格。”吳杰坤稱,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那么生產企業也只好漲價,加工企業不愿意也沒轍。“在這一點上,PVC生產企業還是很有自主權的。”他肯定地表示。
雖然目前PVC生產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但金牛化工仍然要繼續上馬一條40萬噸的生產線。據悉,目前該企業年生產能力是20萬噸,銷售情況正常。“我預計,目前國內的產能在3—5年就能完全消化,從長遠來講,PVC生產企業還是看好的。”吳杰坤表示。
與金牛化工不同,山東信發化工是依靠電石法生產PVC的,其年產量超過20萬噸,并計劃再建40萬噸產能。對于生產成本的問題,該公司銷售部部長池俊慶稱該公司根本不擔心。“信發集團的主業是發電和電解鋁,電石作為生產電解鋁的副產品,剛好可用于生產PVC,這也就催生了信發化工。擴展40萬噸PVC產能也是因為主業擴張、消化副產品的需要。”池俊慶表示,PVC對于該集團來說只是一個附屬產業,使得公司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可以自產自銷,因此原材料成本較低。“同行業中,電石法生產PVC的平均單耗是1.5噸,而我們公司是1.4噸,再加上我們本身又是發電廠,成本優勢明顯,因此,其他企業成本高低我們并不關心。”池俊慶稱,在銷售方面,該公司完全是隨行就市。
“在整個PVC產業鏈中,銷售價格的變化主要還是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宏源期貨的汪洋表示。在我國PVC的產業鏈中,一方面產能過剩,而企業出于各種原因考慮又在拼命擴產;另一方面,在我國產量占70%的電石法生產PVC,雖具成本優勢,但成品質量不高,國內醫用PVC產品大多依賴進口。乙烯法生產雖好,但原材料價格的命脈卻掌握在外國供應商手中。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