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滬膠上漲的推動力,將由2009年的流動性和變換為通脹預期。筆者大膽預測,經濟發生二次衰退時間在2011-2012年,之前將會出現一波由通脹帶領的上漲行情。對滬膠而言,整體走勢維持倒V型判斷(頂端在28000-30000元或更高),由于2010年尚處通脹的中期,因此年內每一波下跌都是買入機會。
關鍵詞一:通脹
2010是中國經濟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年份。首先,在推遲收緊政策過久之后,跟美國1980年類似,政策制定者會對2010年的CPI等反應過度,經濟可能會硬著陸。其次,資產價格泡沫的發展是另一個風險,因為充裕的流動性可能會點燃通脹預期,并且良好的經濟環境可能會讓投資者信心過度膨脹。
不妨來看美國的退出策略選擇。回顧歷史,在1936-1937年間,為了減少銀行體系中的超額準備金,防止未來出現通脹,美聯儲將銀行存款準備金提高了一倍,此舉造成了1937-1938年的嚴重衰退,銀行被迫減少放貸并拋售資產。相反的例子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結果是釀成了“大通脹”。
在1990-1991年和2000-2001年兩次衰退中,美聯儲直到衰退結束幾個季度過后才收緊貨幣政策。這助長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科技繁榮和其后的樓市繁榮。鑒于此次金融危機的程度之深,美聯儲采取收緊流動性的舉措可能會拖延到更后。與之相對應的是,引發低利率持續時間太長勢必會為未來的通脹提供動力。
關鍵詞二:供需
關于天膠供給,以下兩個方面值得關注:首先,安全供給存在隱患。我國天然橡膠的自給率持續下降,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自給率從1996年的54.5%下降到2008年的21.9%,已經低于30%的國際戰略安全警戒線。其次,供給增長空間有限。我國適宜種植天然橡膠的國土面積為97萬公頃,天然橡膠種植面積位居世界第4位。不過,我國天然橡膠面積種植大幅度提高產量困難較大。
需求方面,2009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7619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33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7.8%。據筆者估算,我國各種輪胎現有產能是每年6.5億個,而國內只能消化掉2.11-3.16億個,比例是32.48-48.65%,因此,對中國輪胎而言,沒有出口就沒有出路。
綜上所述,中國輪胎出口的遇阻、2010年全球汽車銷售的不確定性,高速增長勢頭是大家必須關注的。中國橡膠2010年注定走勢不會一帆風順。小幅升值加息會刺激熱錢流入,而大幅加息升值會刺破泡沫,后果同樣危險。雖然現在的膠價狀況存在泡沫,但這并不代表不漲了。筆者以為,二次衰退可能會出現在2011年前后,屆時滬膠必然面臨新一輪調整。
美國以往刺激政策退出選擇及結果
措施結果
1936過早退出導致1937-1938年嚴重衰退
1980太晚退出大通脹
1990經濟衰退結束才退出科技繁榮
2000經濟衰退結束才退出樓市繁榮
2010會效仿前二次低利率時間太久引發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