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降解塑料時代即將來臨
2010-4-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降解塑料 工程塑料 聚乳酸
在4月17~18日于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生物降解塑料應用研討會上,生物降解塑料原料生產企業、改性企業和制品生產企業齊聚一堂。與一兩年前不少企業感嘆生物材料在賠本賺吆喝相比,今年大家普遍感到市場需求尤其是國外市場需求增長明顯,并且相信,只要找準定位,生物降解塑料進入百姓家并非遙不可及。
市場可能比工程塑料還大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銷售總監陳志雄認為,今后生物塑料市場可能要比工程塑料市場還要大。2008年之前很多客戶只是在詢問了解生物基降解材料,而現在已經直接提出要購買通過某項認證的材料了。在國外,歐洲可降解塑料袋的需求為5萬噸/年。在國內,中國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金發科技已開始在珠海上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產業化項目。
據普拉克(中國)公司總經理甄光明博士介紹,2009年全球聚乳酸市場需求在5萬~8萬噸,10年后全球聚乳酸市場將在百萬噸以上,甚至可能近千萬噸。生物塑料已經成為塑料原料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支力量。
深圳市意可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鐘路華博士認為,生物降解材料在推行低碳經濟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日益嚴重的石油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迫切需要尋找到利用可再生資源、可降解材料逐步替代石油塑料的有效途徑,低碳經濟的發展將給生物降解材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生物降解材料市場的需求將呈爆炸式增長。
在經濟性上做文章
這些年國內生物降解塑料的技術成熟度提高了很多,有些品種還走在了世界前列,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場開拓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如果價格一直高高在上,將仍然難以進入市場。生物降解塑料一定要在經濟性上大做文章。這是與會代表的共識。
“在保證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材料的消耗;在降低資源消耗的同時,降低產品價格。要讓老百姓用的起生物降解塑料,這樣市場潛能才能變成現實。”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程樹軍如是說。
生物降解塑料技術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目前依然處于產業化應用的初級階段。目前生物降解材料的實際產業化和應用量與石油塑料相比微乎其微。打破生物降解技術大規模產業化與廣泛應用的經濟性壁壘,是發展生物降解材料的關鍵。現在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研究最活躍的生物降解塑料非聚乳酸莫屬,究其原因就是聚乳酸早已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具有一定的經濟競爭力。
程樹軍所長告訴記者,國際上普遍認為,可生物降解包裝材料單位面積的價格比普通塑料貴30%就可以接受。重14克的普通聚乙烯包裝材料如果采用他們生產的改性聚乳酸材料替代,質量只有1.5克。程樹軍帶來的厚6微米的薄膜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極大興趣。他介紹說,這種薄膜如實現萬噸級工業化生產,單位面積的價格將接近傳統聚乙烯薄膜。
應用推廣還須政策支持
與會者普遍反映,盡管目前國家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開發和生產已經實行了優惠政策,但馬上降低成本還有一定困難,應鼓勵市場應用這種低碳、環境友好型產品。
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指出,生產、流通、消費是一個大系統。過去我們只是從生產自身來考慮,而國外已經開始從原料、產品生產、消費者需求的全過程開始實行綠色設計。
據甄光明博士介紹,世界各國為了減少固體廢棄物,推進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紛紛出臺了鼓勵應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相關政策。比如,德國傳統塑料征收GreenDot拋置費,而有OKCompost等降解證明的則可申請免稅或減稅,對傳統塑料回收重復使用也給予免稅優惠。此外,比利時、荷蘭、意大利、美國、日本也都制訂了有利于推廣降解塑料的相關政策。
但據記者了解,我國雖已實行限塑令,但現在不少地方又開始提供免費塑料袋,新疆等地區已經因為大面積使用不可降解農膜而產生了輸水問題。為此,與會者建議,希望國家能在垃圾袋、購物袋、餐盒、糖果月餅包裝等大眾消費領域,以及農膜、地膜、土工布等工農業領域出臺一些鼓勵措施,讓可降解塑料這種環境友好、低碳減排的材料,早日“開花結果”。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